福传的热忱:信众的使徒热情(19);喜乐的祈祷和服务:加特丽·泰卡维达(KateriTekakwitha):北美首位本地圣人亲爱的兄弟姐妹,早上好!现在继续我们关于使徒热火和福传热忱的教理讲授。
他在弥撒讲道中谈到耶稣与法利塞人关於通奸的对话,指出人试图把天主的视野缩减为似是而非;耶稣则不然,祂在阐释天主的真理时,既不出卖真理,又体谅人性软弱。
圣经上记载,耶稣时代,犹太人中的法利塞人、经师,因为太过于注重律法而变得待人冷漠无情,忘记了爱德精神才是天主诫命的总纲,所以曾遭到主耶稣激烈的指责:“祸哉,你们经师和法利塞人假善人!
经师和法利塞人的怀疑坚不可摧,他们以各种方式多次重复这个提问。他们的怀疑源自一颗瞎眼的心,由於他们信德盲目。耶稣亲口向这些提问的人解释说:你们不信,是因为你们不属於我的羊(26节)。
於是,这引发了法利塞人和耶稣门徒关於他们同税吏和罪人同席的争论。法利塞人说:祢不能去这人家里!实际上,耶稣从不远离罪人,反而常常光顾他们的家,与他们同坐;这意味着他们也可以成为耶稣的门徒。
主耶稣就是以此责备法利塞人只拘泥于旧约的律法礼仪,却失落了对神敬虔的真义,成为假冒伪善的人。他们捐献十分之一的薄荷、茴香和莳萝,却放过了法律上最重要的公义、仁爱与信义(玛23:23)。
在念经前的讲话中,教宗谈到主日福音中法利塞人和耶稣关於先人传授的辩论。教宗说,我们很可能会觉得,只要我们遵守法规和传统,就是善尽本分,甚至认为自己比他人更优秀,即使不爱近人、心硬、自负和傲慢也无妨。
有些严格遵守那些规则的法利塞人和经师责备耶稣允许没有洗过手的门徒取食。耶稣听到法利塞人对门徒的谴责,谈论了“洁净”的意义。耶稣说,洁净不是与外在的礼节连在一起的,而首先与内在的态度连在一起。
在艾曼丽修女的神视中有这样一段叙述:法利塞人一起协商款待耶稣,目的是要在他的谈话中找毛病,陷害他。
当年常到会堂祈祷的那些经师和法利塞人就常常被耶稣指责:祸哉,你们法利塞人。因为他们在会堂里爱坐上座,在街市上爱让别人给他们致敬。如果你上教堂除了敬拜天主之外,还有其私欲的目的,那么你离天堂就很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