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爱中,经历了诸多心灵考验过后,现在终于豁然开朗地必得为信仰交付所有,并获得了为恪守信仰所需要的力量和勇气。
对此,教宗表示,「教育者的使命在於不断奉献,作出牺牲;然而,教育是关乎心灵的事,这使得教育有所不同且崇高」。教宗指出,对从事教育工作的会士而言,首要之务是栽培自己。
他还邀请众人在四旬期深深吸入圣神的气息,让祂充满我们心灵的肺叶。坎塔拉梅萨神父引用《福音的喜乐》劝谕的内容,解释福传的喜乐。他指出,每一个受过洗的人都是「积极的福传者」。
然而,「正是在天主子民的祈祷中,牧者的心灵找到一席之地,让众人不再寻求快速的解决之道,而是让上主为我们指示希望之路」。
教宗在讲话中告诫他们不可为了让自己感到先进而脱离自己的根基,却要与当代男女的心灵沟通,以祈祷和忏悔、谦卑和爱德让人看到真正的基督信仰见证,在当今世界中敢于逆流而上。
教宗方济各在三钟经祈祷活动中强调,封闭态度是“历史上许多邪恶的根源”。他邀请教会成为接待的教会,因为圣神要的是开放,是一个“所有人都能参与”的团体。
这是封闭的心,心硬的悲剧。在《圣咏》第94篇,上主劝诫祂的子民,并敦促他们不要那样心硬。祂之後还透过厄则克耳先知作出一个美好的许诺:祂要把人铁石的心改换成血肉的心,也就是说懂得聆听和接受服从见证的心。
这令我们明白,医疗的品质不单取决於後勤层面,也有赖於心灵的空间。拓展心灵的空间至关紧要,之後天主自会安排,具体的空间也不会短缺!」
教宗方济各曾说:用封闭的东西自我安慰,不让自己成长、不让使人呼吸的空气进入,便是孤芳自赏的那种自恋气氛。这种伪装起来的安慰,使人无法成长。这不是安慰,因为是封闭的、缺乏差异性。
教宗引用圣奥斯定在《忏悔录》中的名言说:祢为了祢自己而造了我们,我们的心灵无法安宁,直到它在祢内安歇。教宗然后问道:哪些不安感促使我们让圣奥斯定始终活在我们生命中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