受苦有两种,一种是带着抵触受苦,另一种是顺服在天主内的受苦。前者会在哀怨中度日,祝福在其每天愁眉苦脸的忧叹声中渐渐远去;后者则在赞美中生活,喜乐标志着天主的祝福常常在他家中。
信德网讯“利玛窦——明末中西文化交流的使者”特别巡回展,2010年4月2日在上海博物馆开幕。
我们不仅应当把内心的善,内心的爱,表现在有形可见的救死扶伤,帮贫济困等善行中,而且应当不断扩大范围,跨越界限。 细心检查一下自己,我们究竟把多少善心、爱心落实在生活中,兑现在行动上?
这样的“饥不择食”的例子在我们的生活中屡见不鲜。特别是在我们遇到严重“饥饿”时,很少(甚至根本没有)去想到或依靠天主的圣言作为自己生活的“精神食量”,来抗拒诱惑的试探!
是由天主所派遣的圣人,在圣神的推动下说出来的话,是天主的圣言,是圣教会的生命泉源,更是我们天主教徒不可缺少的精神食粮。
这天早6点,三辆大客车载着教友们前往平阴,此次朝圣首站为平阴若瑟山,大家在山下举行了弥撒圣祭,感谢天主对陈家楼的眷顾。
应常欢乐,不断祈祷,事事感谢:这就是天主在基督耶稣内对你们所有的旨意(得前5:16-18)。感恩喜乐的生活不仅取决于信仰,也与人的心态有很大的关系。
11岁时,姥姥撒手人寰,在临终时她吃力地嘱咐姥爷:转告许玛利亚,让她一定不要忘了天主。带着老伴的嘱托,姥爷每年都会到许玛利亚家过冬,经常给她们母女俩讲信仰的道理。
在平安礼时,神父走下祭台,整整在教堂内走了一圈,向每一位参礼的教友一一握手,祝大家平安,神父的做法很好地体现出教宗方济各接见圣座新福传委员大会人士的讲话精神:走向人群。
应常欢乐,不断祈祷,事事感谢:这就是天主在基督耶稣内对你们所有的旨意。(得前5:16-18)感恩喜乐的生活不仅取决于信仰,也与人的心态有很大的关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