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德网据亚洲新闻网讯十月十二日,教宗本笃十六世在圣伯多禄广场将印度亚尔丰撒修女列入圣者行列。圣女毕生服侍穷人,心灵受到创伤的人以及身体受苦的人。她是印度这个充满宗教内部暴力和唯物论泛滥的国家的楷模。
值此加尔各达的真福德勒撒修女百岁冥寿之际,印度加尔各达总主教区总主教,慈幼会会士卢卡斯•希尔卡蒙席向本社表示,“在自然灾害、暴力、不公和磨难中,真福德勒撒修女的百岁冥寿成了给穷人、受迫害的人
耶稣肋伤传教女修会于12月7日选出新任总会长。
舍恩施塔特圣母姐妹会的依撒伯尔修女分享了她在教会内担任各种领导职务时的经历反思。
网络研讨会闭幕式上,圣座促进宗教对话委员会主席安杰尔∙阿尤索∙吉科索特枢机发表视频讲话,阐述了疫情期间宗教领导人的作用。地方、国际和地区的各宗教领导人以及宗教问题专家学者出席了会议。
撒玛黎雅妇人的信仰旅程正在走向深处。此时的她几乎已经到达那现在就是的时候了!我知道默西亚──意即基督──要来,他一来了,必会告诉我们一切。撒玛黎雅妇人如是而言。这是她信仰划到深处的一个转折点。
(梵蒂冈电台讯)圣座礼仪圣事部遵循教宗方济各的意愿於6月10日公布法令,将罗马礼仪年历於7月22日庆祝的圣女玛利亚玛达肋纳纪念日提升为庆日,与其他宗徒地位同等。这个庆日的日期不变,仍旧是7月22日。
不过在圣召建设方面,许多地区还跟不上福传需求的步伐。因此,教会非常关注修道人在质与量方面的全面提高。
撒玛黎雅人历代为犹太人所仇视,究其原因要追溯到公元前七百二十一年的历史,是年亚述王撒尔贡消灭了北国以色列之后,撒玛黎雅的人民大都被充军,客死异乡,留在故乡的撒玛黎雅人和外来的异族人同居共处,甚至联姻,并接受他们的信仰
继圣女大德肋撒和圣十字若望之后,加尔默耳圣山上又绽放出的两朵绚丽的红玫瑰:犹太血统的圣女埃迪特·施泰因(St.EdithStein)与圣女小德肋撒,即小德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