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了安全起见,霍秉崇每次外出给堂里购买所需之物时,都非常谨慎,把钱牢牢地绑在腰里,由这个细节可见他的责任心。也正是霍秉崇对教会的这份忠诚,深得历届神长和教友们的信任。
金无足赤,人无完人,甘瓜苦蒂,天下物无全美。
圣老楞佐理解了这一点,我的弟兄们,并且他做到了;他无疑准备了与他在那祭坛上所领受的相似之物。他在生活中爱着基督,在死亡中效仿了祂。”
我们看到接待组、圣物组的教友个个都在忙碌着,满腔热情地答复教外朋友的咨询。
他们两手空空,为的是让天主使他们的两手充满美物。他们信赖天上慈父的慷慨大方,因而不为贪得无厌的精神所威胁。他们把天主赏给的东西分施他人,相信每天都会得到当日所需(参阅玛6:11,25-34)。
这就是为什麽一切受造之物基本上都是好的,而且带有天主的印记,一道他的火花。然而,当耶稣由童贞玛利亚诞生时,这道光就进入了世界:我们在《信经》中这样宣认说“出自天主的天主,出自光明的光明”。
只有在耶稣苦难的奥秘中,我们能肯定,即是“无论是死亡,是生活,是天使,是掌权者,是现存的或将来的事物,是有权能者,是崇高或深远的势力,或其他任何受造之物,都不能使我们与天主的爱相隔绝”(罗八38~39)
他需要确定性地使他可以说:‘无论是死亡、是生活、是天使、是掌权者,是现存的或是将来的事物,是有权能者、是崇高或深远的势力,或是其他受造之物,都不能使我们与祂的爱相隔绝,就是使我们与主基督之内的爱相隔绝‘
相传,雅各伯在爱妻墓前堆砌十三块石头,十二块小的象征雅各伯的十二个儿子,放在顶端的大块则代表他自己。
作耶稣的双手,不只是象征性地让那尊耶稣塑像再现完整,而是让人的生命有所改变,让社会、让世界有所改善;作耶稣的双手就是要充满爱与怜悯地去碰触他人的生命,以不同的方式去看顾并满足他人不同的需要,最终让他们感受到造物主的爱与怜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