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给予我们出版港台圣经学家、神学家、教会作家们所著书籍的中文简体字版的版权(在中国,虽然文字相同,但书写和印刷分简体字和繁体字,中国大陆一般以简体字为主,而港台多用繁体字),让我们一起分享他们在圣经和神学研究上的成果
14年前,我刚刚来到梵蒂冈的“世界之后”(ReginaMundi)圣母学院读神学,那是一所宗座圣额我略大学的附属女院校,分别以意、德、法、英四种语言授课。
这些修订都是为了更符合现代神学的表达方式,及现代教会纪律的实况。因此,那些反映着教会从前对世物的看法和运用的词句,及某些有关补赎的外在表达方式,都作了修改。
6.问:巴郎的第二段预言(23:18-24)强调了哪些神学思想?答:这段预言突出了几个核心观念:天主的忠信与不变性:“天主不像人能食言,不像人子能反悔。”
耶稣的十字架,即耶稣的受难,往往会令人产生畏惧,因为它们似乎是在否定生命。事实上正好相反!十字架是天主对人类的肯定,是 圣爱最崇高、最强烈的表达,也是永生命的泉源。这神性的生命从耶稣被刺透的圣心涌出。
然而,在孩子们的人生终极智慧和天福方面,却是各种不合逻辑的命令式的谴责和否定。现代这种培育孩子的方式,实在是将一位有灵有性的独一无二的人,锻造成缺少精神,没有灵魂的无脑机器!
请注意,耶稣并非否定玛尔大的服务,也绝非贬低行动的价值。若无玛尔大慷慨的接待与辛劳的忙碌,耶稣可能就没有地方歇息,也就没有了与玛利亚交谈的机会。
当时拉美各国天主教会正在高举解放神学的大旗,抨击资本主义、关注社会公正问题,站在拉美天主教解放神学拥护者对面的是极少数不得人心的拉美军事独裁统治者。
他毕生致力于神学、圣经学与中西经典之研究,以中文讲授并撰述神学,倡导从中国文化的角度去领悟天主的启示。
在德国读神学的时候,我经常问自己这样的问题:为什么圣玛利亚·玛达肋纳的纪念日在教会的年历中只是一个一般的纪念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