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引述教理中心二○一四年的调查说,只有四成新教友每主日参与弥撒,此现象提醒堂区须加强培育。这位沙田圣本笃堂主任司铎说,他要求慕道者参与主日弥撒后,新教友参与弥撒情况随之而改善。
我听说这件圣事在许多地方都出现了复苏的现象,许多人积极领受这圣事。我们希望这种觉醒持续下去,真正形成一种勤领修和圣事的新局面。再者,人们更加关注贫穷和匮乏的情况。
现在我们教友家庭出现代表性敬礼天主的现象和一些其他问题,通过庆祝大圣若瑟瞻礼,告诉我们每个教友要像圣家一样,无论是家庭中的什么成员,都要同样的去圣殿里朝拜天主,同心同德地朝拜、恭敬、赞美、祈求天主,赏赐一家平安
本届大会提议思考这些问题:在这么多排斥、不平等、虐待和压迫的现象中,怎么去讲述共融?在有目共睹的许多分裂中,怎么去讲述团结、去讲述信徒的一心一意?在贫困、痛苦和冲突的处境中,我们如何去迎接耶稣?
杨主教说,期望这安排能稍稍改善教区菁黄不接的现象,但他明白这只是第一步,不能一蹴即就。他说:「希望有更多有志者将来进修,帮助教区发展。」
若社会不再以团结互助和公益的原则为基础,我们就会看到在摩天大厦、宏伟旅店和奢华商业中心附近,与这些财富的象征并存的极度贫穷者,这种现象令人感到羞耻。
他就是给你换了,以后还会碰到这类事情,可以说这种事情司空见惯,我们躲不过,我认为要想使这种现象不发生,那就需要我们每一个人都建立起道德来,现在国家的法律仅能约束人的外在行为,而解决不了人们内心的德,我们中国现在太需要以德治国了
特别是丰城教堂是在一个池塘上兴建,水退后恐会出现堂基下陷或堂体裂缝现象。
(雅3:2)在生活当中,常有一些言语不慎,或恶意中伤带来的恶果,此现象不但社会上存在,也蔓延到教会,甚至也出现在修道人身上,导致家庭破裂、不睦、邻居不合,同事、朋友猜忌,团体不和谐,拉帮分派等。
这个现象不由我们不进行反思。现在,为了搞好福传工作,各地教会大都会组织教友们参加一些培训或者传道交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