事实上,失望、多元化、冲突、敌意“都将通过十字架的血重新修好、修和;重新合一”。“因着基督的复活和举扬,新的开端已经到来了。祂吸引了一切、加以更新、使之参与天主的永恒喜乐。
彼此相爱的表现在于人的团结合一,“为叫世界相信是你派遣了我。”(若17:21)“因为天主愿意所有的人都得救,并得以认识真理。”
教会的众多圣召合一却各有特色,宛如「交响乐」教宗接着表示,「教会」一词的希腊文原意(Ekklesia)是「被召集的人们的集会」。教会是耶稣基督的传教使徒集结而成的团体。
不要把司祭身份仅视作社会角色,而要意识到:这是与基督合一、分享祂唯一司祭职务的召叫。即使牧灵环境不易,也要以“天主的工人”自居,而非“宗教职业人”。反思问题:我更看重身份地位,还是圣召印记?
她对神父说,教会将会完全革新,这是她在预言梵二大公会议。当时神父一点也不了解她指的是什么。时间又过去了这么久,今天我们中国的普通教友对梵二大公会议的精神了解多少?我们的内心感到来自天主的召唤吗?
今年要开启信德年(梵二大公会议开幕50周年的10月11日开始),要求大家反思梵二大公会议的真正意义是什么。
圣座圣职部举办本次研讨会,纪念梵二大公会议关於司铎职务与培养的两道法令颁布50周年。这两道法令是:《司铎职务与生活法令》及《司铎之培养法令》。
梅洛尼神父继续表示,“这意味着找到新的行动方式,从而在梵二大公会议教导以及大公会议后历任教宗教导的光照下、本着伯多禄继承人及其服务机构的教会共融,充分体现其更新的传教性的和培育性的身份。
“梵二大公会议说明,共融阐述了教会本身的性质,同时表明教会接受了‘宣布基督及天主之国,以及在各民族中建立的使命。’
大公会议对此也作了解释。它说,圣神“在所有信徒中分发特殊的恩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