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出来做修女,父亲由敌视教会变成恨之入骨,一腔怨气都撒在家中其他成员身上,首当其冲是母亲,他控制母亲的自由,尤其不能去教堂。圣诞夜,母亲也在游行的队伍中没有按时回家。
圣奥斯定曾把这象征基督的蜡烛比作旧约时代在旷野里为以民引路的云柱或火柱,“上主白天在云柱里给他们领路,夜间在火柱里光照他们。”
贤妻刘惠云,圣名玛利亚,1938年10月21日出生在一个教友村,受家庭的熏陶,热心爱主,经常去教堂参与弥撒,念经,学唱圣歌,从小就打下了信仰的根基,经历多次运动始终信德笃诚,对天主坚信不疑。
求助信上说:“本人郑雨彬,女,现年38岁,未婚,系福安市穆云乡外洋村人。突然,一场意外的病魔降临我身上。经医院检查患恶性骨髓瘤,需要移植。
山脚下是具有四百年教史的教友村胡庄,是司铎、修女、贞女成长的摇篮。近几年尖山圣母朝圣地的名气越来越大,每年都迎来大批中外神长朝圣者。
(因缅甸内战)而流亡的一些神父和修女及教友就安置在该堂。“不幸中的万幸是,地震发生时他们都在附近的临时营地学校操场上,因此,没有造成任何人员受伤。”但是这些神父和修女及教友暂时没有了住处。
在建堂的同时,神父着力培养圣召,由他扶持走上献身道路的神父修女近30多位,硕果累累。兰神父不但省吃俭用,省下钱送给贫困的修生,还自己出资送有志修道的女生学习音乐、绘画和雕塑。
在最近一期的“信德”上惊喜地看到一篇文章《人中麟凤黄家城神父》(2014年1月9日总第566期),黄神父在法国很知名,现摘录一些关于黄神父的内容,希望帮助主内神长教友更多地了解他的思想。
来自天音歌咏团的胡凤桃姊妹讲解时语调轻柔,例证丰富,表情亲切,讲解极富亲和力和感染力;68岁的讲解员徐敬河老人负责讲解的是耶稣一句话让瘫痪了38年的瘫子站起来的故事,他语句铿锵、条理清晰,演讲富有感情,
1607年徐光启丁艰回上海守制,意大利传教士郭居静(仰凤)与之同来,是目前所知最早来上海的外国传教士。徐光启是上海最有名望的人,于是上海随徐光启而信奉天主教的人数激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