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就是见证福音的态度,因为信德催促我们怀有一种具体的爱,起来行动、伸出援手且有同情心;在一切似乎失去的时候,信德懂得建立和重建希望。
(路11:9-10)可是我们祈祷往往得不到自己所求的结果,无非有以下四个方面的原因:动机不纯正;态度不中肯;带着大罪祈祷;求此而得彼。
十六、不要想别人应当爱你一个人如果常想别人应当爱他,他得了别人的恩待一定不知道感激,而且还常会对别人发出不满意的态度和言语来,责怪别人待他不好。他总觉得别人照他所希望的对待他,不过是别人当尽的本分。
圣母与天主对话,她在天使报喜时持坦诚态度,从激动、惊讶和怀疑,直到无条件的信任并顺从地接受。
我们可以谈论不同的法律和正义,但直到我们改变我们的态度和思想,没有改变会发生的。而且,如果人们还在遭受痛苦,让我们原谅对方。
教宗追随圣保禄的芳踪,勉励众人以「福音的态度」善待基督徒团体内最弱小急需的肢体;不要「轻视」他们、以「假慈悲」相待,却要「向他们表达敬意,以他们为先」,因为「他们是耶稣在我们中间的真实临在」。
然而,基督的门徒必须按照圣神行事,净化心中的恶,以圣洁的顽强态度选择福音的道路,拒绝世界的捷径。
教宗进而深入到移民问题的核心,提出应对今日挑战应有的态度。
我也向领导各教会的弟兄和他们所代表的信众致以感激之情,他们的态度和见证著实让我受益匪浅。我感谢巴里总主教──一位谦卑的弟兄和仆役,以及合作者们与所有信友,他们以祈祷和欢喜的临在陪伴并支持了我们。」
祂以这种态度教导我们,行善不要喧哗,也不要炫耀,不‘大肆宣扬’。行善应静悄悄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