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宗说:谁不走出自己,他就不再是天主与人之间的中介,反而逐渐成为中间人或管理人。
(若12:46)将临期分为两个阶段:第一阶段是由将临期首主日至12月16日:这段时期,强调将临期的末世特色,促使我们期待基督在世界末日时光荣再来,完成天主拯救人类的工程。
我们与人交往,应把人当人看,当天主的肖像看,不以任何方式伤害对方,这即最高的心理态度,同时不能产生一种占有欲,看到你的朋友与异性的义往,不能以嫉妒或更卑劣的方式伤害对方所交往的异性朋友。
除非我们爱人并付诸实行,否则我们不能说自己爱天主,这一点我们大家都要学习可敬的德肋撒姆姆。金主教还呼吁大家为合一祈祷,并要以身作则,因为共融的氛围由爱而来。
在活动开始时诵读的《创世纪》中,叙述了亚当及其后裔的长寿,教宗以此谈到父亲、儿子和祖先之间的对比,指出这一切的核心乃是“按天主的肖像受造”的人类生命与人终将一死的脆弱性之间的张力,这是需要时间去发现的一种关系
在四旬期中,教会特别强调通过关怀近人更新对天主在基督内赐予我们的爱的体验。我们每天都蒙召在我们的近人中,特别是那些承受着苦难或者处于极度困境中的人们中间实践这种爱。 “谁是我们的近人?”
主教是仆人,主教蒙召为天主子民的信仰而服务”。教宗指明,要成为福音的宣讲者,必须具备“内在的自由、神贫,以及那出自爱的服务意愿,以此来实现跟耶稣一样的选择”。
科瑞尔蒙席就席卷全球的Covid19疫情致函国内男女修会团体和会士们指出,“修会会士、修女、司铎、执事、牧灵人员以不同的创造性方式、不同的工具在精神上伴随信众已经深入到了团体内、深入到了天主之民中。
基督徒的一个重要标记,就是我们拥有与天主最後相遇的那份热切期待。我们在刚刚诵念的答唱咏中说了:『我的灵魂渴念天主,生活的天主,我何时来,能把天主的仪容目睹?』(咏四二3)。
教宗强调,神恩是天主赐予一些人的圣神恩典,使他们用这些神恩为他人服务,不计得失,也不骄傲。神恩不是天资的同义词,不是一个出类拔萃的人的天生才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