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于参与此神圣祭祀的人,他们从中所领受的恩宠、祝福和宠幸是言语无法形容的。法国的路易王,每日抽空参加二至三台弥撒,他的一些朝臣说他被过多的弥撒负荷了。
问:因此,传教团受到了良好的培育……答:(帕特里齐亚)聆听天主圣言、领受圣事、参与礼仪都是接受培育的机会。当我们与圣言接触时,圣言会慢慢地体现在我们的生活中。
通过这些看似简单的问题,提示在座的诸位,不管今天领受洗礼的还是教友,都应该明白:信仰不是糊里糊涂的,要有清晰的答案。
我们应该充分尊重每一个地方的实际问题,但是我们教会也应该有具体的培育计划,教会是要为教友们提供牧灵服务,但不等于是说要一味地迁就教友们,而是要根据教会法典结合当地的实际情况,给教友们制定出一些关于婚前培育以及领受其他圣事的指导原则
四是对他领受的真理,伯多禄随后作出了公开的承认。从这四个步骤中我们看出在磐石中建造的含义。这里没有什么抽象的高深理论,每一步都是个人直接参与的经历。
教宗说:“凡领受圣秩圣事、进入圣统的人不是一个独断独行的人,而是进入了服从基督的一种新关系中。教宗也如此,他是所有其他牧人及教会共融的核心,却不能为所欲为。
我常领受祢,如同接受生命之食粮,聆听祢的语言:愿我们的主,耶稣基督之身体,使祢的灵魂获得永恒的生命。看!我今在尔面前,我,是一个罪人。虽然我身体仍充满活力,但我内心深处,却已多次弥漫着永恒的死亡。
教宗解释道:「施予的宽恕与领受的宽恕,二者之间密不可分。然而,许多人难以宽恕他人。人受到的伤害有时严重到无法宽恕,宽恕宛如攀爬高山,极其费力。一个人会认为自己办不到,做不到宽恕。
梵蒂冈第二届大公会议文件《教会宪章》第29节有这样的声明:“执事所领受的覆手不是为作司祭而是为服务”;这即是说,目的不是为举行感恩祭而是为了服务(《培育终身执事基本守则》5)。
但是,任何事都不能抹灭天主在世上、在人类本性里,在我们每个人内「最初烙下的美善印记」,也就是「施以祝福的能力和领受祝福的事实」。天主恩赐的一大祝福、莫大恩典,就是耶稣基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