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esponsive image
罗马:教宗三钟经讲话讯息:主耶稣要求我们超越物质挂虑
2012-08-07

  教宗本笃十六世上主日(8月5日)﹐常年期第十八主日﹐在冈道尔夫堡夏宫带领三钟经祈祷活动中强调:信仰耶稣不是一个观念﹐而是与赋予我们生命意义且生活着的「那一位」相遇。

人生的背囊
2003-09-17

年轻人心想:失去健康,卧病在床,痛苦呻吟,就算得回生命,却与病结伴,消磨意志,没什么意思。弃掉美貌,被人取笑,受人耻辱,是多么可悲可怜!没有人愿意与一个“丑八怪”交朋友的,太寂寞了。

站在巨人的肩上看信仰
2004-02-20

当1859年达尔文发表《物种起源》后,生命可以由物质产生似乎是当代的思潮,但是巴斯德却勇敢提出反对,他认为如果物质本身可以产生生命,那生命是短暂,物质反而是永恒的。

四旬期第三场默想:脆弱构成的“内在之死”是通向永生的机会
2025-03-13

这并非为了简化祂的讯息,而是表明人心的顽梗,拒绝接受圆满生命的可能性。《新约》以一种看似矛盾的表达方式描述了这一处境:我们已经死了,却未曾察觉。

教宗方济各2016年世界和平日文告:克胜冷漠与赢得和平
2016-01-02

[3]有许多很好的理由让我们相信,人类有能力在精诚团结,并在互相联系、相互依赖的基础上共同合作,以彰显我们对较弱小弟兄姊妹的关怀,以及维护公益。

基督信仰的死亡观(二)
2016-12-01

死亡并非是生命的毁灭。旧约以色列民认为,死亡虽然是无法避免的或者是可怕的,但并非是生命的毁灭。

教宗:世界丢弃人,基督徒挽救人
2014-11-18

教宗特别感谢青年人所展现的全力以赴的精神,他表示:全力以赴意味着奉献生命

教宗敬礼奥图斯科城门圣母:慈悲与希望之母
2018-01-22

教宗强调,圣母「持续为我们指示大门,开启那通往真生命、不朽生命的道路」。教宗鼓励众人仰望圣母,在她身上看到国内所有的母亲和祖母都是「秘鲁生命和家庭的真正驱动力」。

托朗枢机主教为浴佛节致函佛教徒:基督信徒和佛教徒共同努力加强生态良知
2010-05-18

世界需要让“对生态责任的意识”成长,基督信徒和佛教徒共同的努力不仅能够为尊重大自然,也为尊重人的生命与尊严作出具体贡献。

降下的爱(外二首)
2022-05-17

借着被钉死的肉身祢下降阴府的幽深给那里的义人打开了通往光明的永远生命之门为了爱祢甘心忍受清贫为了爱祢不惜听命舍身因祢的贫穷我们被恩宠浸润因祢的圣死我们得生命的芳馨因祢而相信未来没有谁会对明天缺少梦想也没有谁会对未来不充满期待生命本就是一团熊熊烈焰不把腐旧衰败的一切烧尽它总不会欣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