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零一五年五月发表的通谕里,教宗呼吁对环境问题中的气候变化迅速采取行动。他说,接待家庭计划亦丰富了他的天主教信仰。「它帮助我深化我的生命,鼓励我与来自不同宗教背景的人建立团结关系,并为他人带来喜乐。
庆祝也是回顾,更是反思与感恩,藉着张神父的庆典活动,让大家更深切地体会到,在任何环境或痛苦磨难中,天主永远是我们的信心与希望,拥有耶稣基督就拥有一切。
这位卡莱教区主教对天亚社说:「天主教会致力参与建设国家,教宗来到缅甸将进一步推动教会在国内教育、医疗、环境、妇女与儿童等方面上的角色。」主教补充,教宗是次探访将有利国内民主化进程的发展。
好像刚过去的八月底,在十号台风「天鸽」无情的吹袭后,盐田梓变得满目疮痍,学生发挥他们邻里守望相助的精神,透过社区合作共建关爱和谐的环境,实现「家庭」与「爱德」的善行。
有理想、有目标当然是好事,但是,如果不顾自身和客观环境的影响,一味地追求所谓的速成,事与愿违,往往欲速则不达。从这个意义上来说,慢慢来实则是一种成熟的心态。
你本可以生活在惯常的环境:轿车、食品店、空调或手机,等等舒适的条件中。但现在,你必须把你的食物和饮水仔细定量分配,以免很快就断粮断水。除了这些,你还要每天经受沙漠热浪的冲击,你的处境一定很悲惨。
故此,通谕坚持规范的普遍性,反对「情境道德」的诱惑,因威胁到要给意向及环境作优先考虑的问题。
对於在卢嘉勒女士的创建时代过去後,我们该如何活出现时环境?
在绿树浓荫、环境清幽的江边,矗立着一座粉红色的天主堂,宁静、安详、清逸,那一刻,你会觉着所有的烦恼得以洗涤,所有的凡尘得以洁净。
教宗说,这是一种人类生命的图像,在这样的环境中人的生活条件是不确定的、没有不受侵犯的保障。这样的不安全会让人产生原始的焦虑,例如对饮食的焦虑,从而成为偶像崇拜的温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