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村起初有三个教友,只知道念经,也不知道怎样在生活中光荣天主,除了主日弥撒,没有什么活动,后来我体会到“信德”很好,她切合人的生活,指导教友的生活,我开始拿“信德”上的好的文章,到周围的堂口宣讲,也讲自己的生活改变
教宗接着写道:「自从在那地方发现代表天主之母临在的小雕像至今,已经过了375年,但至今这圣像仍然是个参照点。」
2011年国庆节那天,一个小同学到省城新华书店买了几本书。回家时,正好一辆公交车停在他面前,车门一开,他第一个走进车里坐下。不多时,车里已挤得水泄不通,可依然还有人往上挤。
祭台前面两侧为圣母圣心和耶稣圣心小祭台。小祭台南北两侧向外各有一处更衣室;祭台后墙呈半圆形。堂内三面墙上有机地排列着十四处苦路像,大堂顶部吊有八盏巨型彩灯。
复活节过后,有感而发写一篇小随笔。在“美篇”里编辑好,我把它分享给一位神父。神父看过后,鼓励我试着把稿件投给“信德”去更好的分享。我回复:“不会。”神父秒回:“不是不会吧?”
传道员们精心制作的邀请函一、广告效应我们属新建堂口,教堂没有明显的标记。通过这次发函首先增加了教堂的知名度。有很多人看到函的第一反映是辛集有教堂吗?试想:如果人不知道有教堂,怎么会走进教堂呢?
接着,前往离堂区140多公里的包头教区及周边堂口,到这些教堂的几个圣地、墓地举行祈祷仪式。我们一行除了踊跃参加的教友们,还有一些未领洗的亲友和慕道者。
经过灵修培训的福传员们,已经遍及市区各个堂口,并且成为堂口的福传骨干,更可喜的是有的福传员被外地教区邀请并成为那里的福传骨干力量。
为了让广大教友看上报纸他冒着严寒统计索阅“信德”,不仅本堂口,外堂口也能及时得到。在这方面张金鏊老教友功不可没。另外本堂自袁神父来了以后,定期出专栏刊物,为广扬天主圣教,传播天主福音起到了一定作用。
过去多少年来,除了总堂会长谨遵职守努力工作,下面几十个堂口堂点的会长们几乎没什么事可干,徒具虚名,而大名堂区的教友绝大部分在农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