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守他的士兵认为处决一个孩子没有意义,便试图劝他背弃信仰并许诺他好处:不仅是自由,还有大量的财富、前途光明的军事生涯,甚至包括移居美国。然而,何塞的回答可以想像得到:基督君王万岁!瓜达卢佩圣母万岁!
教宗解释道,「正因为耶稣亲身经历了诱惑,祂才痛斥这些人说:『你们横跨了大半个地球去劝人改教,当你们找到一个改变宗教信仰的人时,却将他变成奴隶。』这个组织完善的子民,这个井然有序的教会竟然让人变成奴隶!
因为骄傲,她的劝言我根本听不进去,仍是我行我素。过了许多时日,有一天,读经时,一行字深深地刺痛了我,经上说:尘埃灰土的人,有什么可骄傲的?(德10:9)是啊,我有什么可骄傲的呢?有一副好嗓子?
这七端神哀矜是:解人疑惑;教导愚蒙;劝人悔改;安慰忧苦;恕人侮辱;忍耐磨难;为生者亡者祈求。其中一端还成了俗语:默默忍受令人厌烦的人。教宗说,这其中包含着深刻的爱德之情。
我们必须立下明确的准则:在教会领域内劝人改教是项罪行。这会使教会变成一个组织。彼此交谈、同声祈祷、携手合作才是我们该做的事」。教宗由此提及「流血的大公运动」。
在言词空泛方面,教宗引用当天福音中耶稣的劝言,重申不是凡向耶稣说「主啊!主啊」的人,就能进入天国(参:玛九27-31)。
这几天的礼仪读经都在谈论若翰的使命,他生活在旷野中,劝人悔改,给人施洗。所有人都去他那里,包括法利塞人和法学士,但他们只是远远站着,不是去接受他的洗礼,而是去监视他。
圣神没有说:『你去劝人改教。』不,不是的!『你要去倾听。』倾听是第二步。第一步是『站起来,上前去』,第二步则是倾听。倾听的能力在於明白人们的感受,人们的心声和想法。如果他们想错了事呢?
耶稣不劝人按照斯多亚主义哲学家的方式,以英雄主义的态度来忍受痛苦处境。耶稣分担人的痛苦,一遇到受苦的人,祂的内心就涌出慈悲之情,这是基督信仰特有的态度。
当想劝一位朋友进教时,就会说:我们天主教是行善做好事的,死后能升天堂。而劝导子女时又无疑是:赶紧好好念经,不然犯了罪天主要罚下地狱的。主日天了,快去望弥撒吧,在世多立功劳,好能死后早升天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