总会长查维斯讲道时,提及鲍思高的奇梦与中国的关系,指出圣鲍思高的遗愿是鼓励会士抱有牺牲精神、负起伟大的远象,「去到北京服务最贫苦的青少年,向未认识福音的百姓宣讲」。
高科技现代生活方式,引导人们渐渐远离了天主,墨主哥耶的十字架标记,在此时显得是这样弥足珍贵。十字架山上的十字架,重15吨,36英尺高,水泥结构。立在十字架山最高峰,数英里外就能看到。
灯要点在暗处,放在高处,才能照得又广又远。生命的灯也是这样,你要时时留意,你的灯里还有没有油?有没有接上电?能不能发光?不要让你的灯熄灭了。更不要让你的灯成为一种装饰品。
“唉,为什么在平安无事时,你会迷失得那么远?为什么在面对困难、遭遇挫折时,你那么殷勤地祈祷?为什么你每次都是自私地求?为什么求我的时候却没有信心?”当他抛出一连串的反问时,我无言以对,泪水模糊了眼睛。
我也又想到若望保禄二世去他祖国的旅行,看到本笃十六世在他祖国的首次旅行,我看到了这两位教宗同他们的土地的密切关联,我们尤其注意到他们都是非意大利人教宗,因此是他们要去寻找的土地,即使离罗马远,这为大家是非常强烈和珍贵的事情
教宗引用非洲的一个谚语说:想要走得快,就单独上路;想要走得远,就结伴同行。
兰神父在庆祝会讲话兰哲一神父1927年4月15日生于陕西省富平县花荫乡花头兰村热心教友家庭,于1940年进高陵通远圣母无原罪小修院,1955年7月25日年晋铎后被派往礼泉县茨林堂区从事牧灵工作,兼管仪门寺
弥撒由宗光远神父主祭,吕景言神父、李满河神父辅祭,本堂靳海波神父及其他20多位神父襄礼,阎展利神父讲道:主要讲述了本堂主保无原罪的圣母的仁爱、慈善、大能及为罪人转祷的特殊效验,虽至洁,不弃污者,虽全善,
13岁进入陕西通远坊小修院,随后又在山西洞儿沟初学院、太原大修院深造,1943年在山东洪家楼,从法国扬思来主教手中领受铎品。
堂区还为路远和年迈的教友准备了饭菜和住宿。本堂神父每天都为参加下会教友举行感恩祭,并在最后一天,根据宗座赋予的权利放了大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