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来自不同的省市,因着共同的信仰走到一起,我们拥有同一个家——基督爱的团体。我们这个团体很年轻,于2007年9月23日正式成立。
教堂设于砂磱越州(婆罗洲)的首府。一批51人小组参加了堂区的英语「成年人入门礼仪」,准备领洗成为天主教徒的信仰之路。1月4日,朝圣的地点在距离古晋64公里的布南·盖加(塞瑞安)的「革责玛尼园」。
几经辗转,终于抵达号称东方瑞士的魅力城市——青岛天主堂,该圣堂是齐鲁沿海城市最雄伟壮观的一座标志性教堂,是属哥特式建筑,也是中国为数不多的用大石砌成的圣堂之一,是宗教建筑艺术史上的杰作
湖北武汉教区蔡甸的本堂司铎陆斌神父告诉本报:“这些天堂区这边停水停电的状况时有发生,道路结冰情况较为严重,因此堂区号召上了年纪的老教友不要外出,也可以不到教堂参与弥撒,鼓励他们在家祈祷。”
当时多亏常住老主教府的丁宗杰、陈云棠、梅乘骐、蔡良申、蒋润生、陈忻德、张鸿耕、沈振安、艾祖章等前辈神长,沈保智秘书长以及范富强和俞新华两位铎兄,还有时在教区不同机构服务的沈保义、卢树馨、朱兆庆、朱方济、
教堂大门朝正北方开着,门檐上铸着一个一米见方的十字架。教堂里能容纳四、五十人做礼拜。平时到这里做礼拜的约有三十余人,大部分是中年人。从大门出来穿过一条三米宽的马路便是蒙古族居民普鲁瓦的家。
我是北京西什库教堂的教友,每次进堂时,看到不少教外朋友,来教堂与我们一同参与弥撒。他们按着神父的要求,双手抱肩,排着整齐的队,前往接受神父们的祝福。
在老西开中小学读书时,每主日公教生一起进西开大教堂;在工商附中时,神父要求公教生每主日进工商学院教堂,我虽然离西开教堂很近,但我必须遵守神父的规定,舍近求远地进工商学院教堂,弥撒完后到教室听神父讲道理。
远在300年前,就有河北省枣强县附近的几户教友,为生计所累而携眷来到山东省博兴县的刘家寨谋生。初到山东的他们尽管生活非常困难,但对于信仰的持守却十分坚定。
参与庆典的教友约200余人,笠山村委张主任也应邀前来教堂祝贺。杨主教在讲道中说:我们来到这座圣殿,看到很新,是他们粉刷努力的结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