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宗最後勉励人人对穷人感到「有所亏欠」,好能「互相扶持,实现让人蒙受救恩的相遇,信德获得支持,爱德富有成效,望德受到鼓舞,在迈向上主的旅途中继续前行」。
司铎的使命就是“宣布教化、往训万民,传扬救恩的喜讯。”每一位司铎,都要成为基督。当我们真正地能够和圣保禄一样说“我生活已不是我生活,而是基督在我内生活”的时候。我们才堪当基督的门徒。
(“保禄六世遗嘱”转引《希望的证人》阮文顺枢机主教)耶稣苦难继续而永远为这个世界开脱罪责,他说我将平安留给你们,他在两千年前就一次将我们的罪洗尽,他带我们回到伊甸,他向我们许诺救恩。
信德网讯3月23日,包头教区青山、东河堂神长、修女、教友隆重纪念已故教区长范路易神父蒙主恩召、回归天乡三周年。
教宗然后强调,慈悲牧职的重要性要求告解司铎获得适当的培育,因为与祈求天主宽恕的信徒相遇,是个与救恩有关的真实会晤,在这会晤中上主慈悲的力量完全彰显出来,带来改变、皈依、治愈和宽恕。
因此,他「学会当时刚摆脱奴隶身份的人的语言,用简浅易懂的话语教导他们救恩的喜讯」。拉瓦尔神父的牧灵关怀赢得了「穷人和受排斥者的信任」。
接著,教宗引用《启示宪章》的教导,阐明“《圣经》中的救恩目的、灵修幅度和降生成人的原则”。可见,“《圣经》不是一本历史书籍,也不是纪实报导,而是完全面向整个人的得救”。
他说:「不论是个人或子民的救恩史,都扎根于启程、离开和前行的意愿,这并非自发的举动,而是回应召叫、信赖许诺。圣保禄可能会说,这是在耶稣基督内赐给我们的天主恩宠。『不是你们拣选了我,而是我拣选了你们。』
教宗指出,天主在救恩史上总是施予怜悯,因为怜悯已铭刻在天父的心中。天主对子民的爱总是充满著怜悯,在祂与子民的盟约关系中,凡是怜悯的行为都来自天主,而人似乎总是缺乏和远离怜悯。天主对子民说:“厄弗辣因!
教宗解释说,上主不厌其烦地一再重复“万民”这两个字,“上主说万民,因为在祂内心和祂的救恩中不排除任何人;万民乃是让我们的心超越人性的海关,超越基于自私且不受天主喜爱的本位主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