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神父怀揣爱心,用两只脚踏遍了青海教区大大小小的山头,他用生命诠释了信仰,用牺牲成就了福传。这种牧灵精神让我感动至极,倍受激励。”李神父说。在钱财方面,秦神父坚守神贫。
然而,在这方面他做了很大牺牲,因为这并不是他的性格使然,他原本的性格是比较倔强的,有时遇有令他特别不舒服的事情时也会突显出来。
在感恩经中,当司祭诵念纪念经(anamnesis)时,他以全体子民的名义,感谢天主并向祂呈上圣洁与生活的祭献,即教会的奉献,以及天主所悦纳的修好之牺牲[4];司祭也这样祈祷:求使基督的体血,成为天父所歆飨的救世圣祭
而我读到那么多的圣人圣女们甘愿作为微末,甚至一辈子未跨出修院的大门,有的奉献者远涉重洋,最后尸骨撒在了异国他乡,这是怎样的一种牺牲精神!
虽然我们在灾难中经历和忍受了很多痛苦,虽然我们因此而失去了很多,但我们还是在许许多多勇于奉献和牺牲的热心人士的推动和帮助下,包括这些日子来以生命、勇敢、真诚、耐心和坚持而帮助和引导了我们的解放军、武警战士
没有他们的贡献、牺牲、慷慨,特别是信德,就不会有今天的教会。我们都是先辈传教士工作的受益者,不仅仅是天主教徒,而是整个国家。
在这方面,耶稣是我们最好的典范,天上的光荣赞美他都放弃了,人间的安逸享乐他都牺牲了,之后与穷人为伍,亲自体验他们的生活,同时他自己也过着居无定所的日子。
因为祂降生救赎了我们,为我们牺牲,所以祂是我们最好的朋友——世上哪里可以找到比为自己的朋友舍身更大的爱呢?
教友们幸运了,主教、神父们却开始了超强度的牺牲付出,因为那时,偌大一个万县教区,只有包括段主教在内的不到十位神长和一位修女,而他们中最年轻的也已年近七旬,更严重的是,教区所辖的二三十个区县中,绝大多数县无神长
他说教会存在是为了福传,也就是说为了宣讲,为了成为恩宠的渠道,为了罪人与天主和好,并为了使基督的牺牲在弥撒中永存不朽,并纪念他的死亡和光荣的复活。《在新世界中福传》描述了福传的本质方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