但是,唯有当主教、神父、修会会士和教友与上主建立了深厚关系,深切体会人们面对的不公义、歧视和排斥,才经验到它的“释放力量”。
在这场于善导圣母公教大学进行的会晤中,教宗还解释了真正对话的基础。教宗方济各指出,「若不从自己的身分认同出发,就无法进行对话。缺乏自我认同的对话不过是幻影和空谈,毫无用处。
教宗首先指出,宗教可以展现出建设性对话的丰硕成果,这样的对话能为世界提供更好的解决方案。对话不是放弃自己的身份,而是懂得如何经营尊重人性的关系,因为聆听那些不同意见的人是一个充实自己的机会。
在苏联时代,当地教会曾因它对罗马的忠贞而饱受苦难,第二次世界大战后,斯大林(Stalin)下令消灭教会,主教、神父和信徒在共产政权下面临迫害与殉道。
也就是说,随著国家主义的出现,出现经由国家解决国家问题的倾向,因此不诉诸对话,而是提出单方面的解决之道。这样不会有相遇,却有强国欺压弱国的趋势。国家主义趋势的抬头使国际组织遇到了困难。
因此,《宗徒大事录》的记载“挑战我们基督徒,共同面对与移民有关的危机”,“我们是与冷漠合谋还是以人性的关怀接纳,从而成为在众人面前天主慈悲的见证人”。
教宗写道:“‘天主教’的历史是一个光辉的例子,在信仰与科学、神学与知识、灵性层面与理性之间的联合是多么有效并富有成果。
“否定神学”是教父们在与他们时代的哲学和文化对话中形成的特点,即对天主的存在不作直接的论证。主办单位是宗座神学研究院和宗座圣十字架大学。
问:关于教宗的访问,约旦基督徒有哪些希望与期盼呢? 答:能与这位在头14个月的牧职内就风靡世界的教宗会面,约旦的基督徒着实感到喜悦又骄傲。
祂保证在天国圆满时我们必将得享永恒的喜乐与和平,同时也召唤我们以传教使徒的身份向前迈进,给所有男女老少带去天父的温柔、宽恕与慈悲的讯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