耶稣也有义愤填膺之时,但他只用绳子做的鞭子将那些在圣殿内贩卖牛羊和鸽子的商人赶出(若2:13-25);面对反对者们无数次的嫉妒、刁难、讥讽、仇视、迫害,耶稣从无一次武力回应,更无暴力自卫。
答:在教会历史中,从最早的耶路撒冷信仰团体开始,基督徒在迫害下四散到各地;凡是基督徒到达的地方,他们就建立新的信仰团体。
传教是有一些要求的,即不为金钱和舒适生活所动,事先料到会遭拒绝,甚至受迫害。教宗说,传教士们必须以耶稣的名发言,不必担心是否取得成就。
对于这个6天活动的成果,大会主席陈志明神父指出,他很高兴各地代表能坦诚交流自己地区的状况,如越南参加者分享当局对宗教迫害、内战,十多年来教会被打压,令他们从辉煌时期变得一无所有,要从零开始。
天主没有免除圣家生活上的困苦,他们依然过着贫苦、受迫害的生活,可是因为有基督的临在,享有平安喜乐,我们亦是如此,天主不会使我们完全免疫,但祂一定会在困难中帮助我们。
事实上,耶稣也曾经是移民,甚至是难民,因为他出生不久便随着双亲逃离黑落德国王的迫害,避居埃及(参见玛2,14)。
我说:我们虽然受到迫害,但是内心坚强。我们内心本着和平与喜悦的精神。然后他说:这就是信德。我也告诉他,当教宗不仅是背负一个重担,更是一个圣召,是上主的呼唤。他说:我完全同意你的看法。
耶稣向迫害他的扫禄讲话,也向阿纳尼雅讲话,要他接待扫禄;然后耶稣也向犹太人讲话,说谁不吃他的肉,喝他的血,将不能得救。教宗说,耶稣的声音经过我们的头脑进入心灵。因为耶稣在寻求我们的悔改。
教宗为所有的祖父母祈祷,在受迫害的时代,在信仰传递中,他们常常扮演了英雄式的角色。 天主十诫中的第四诫是唯一承诺报酬的诫命。它是怜悯的诫命-怜悯我们的先祖。
教宗在此也谴责基督信徒遭迫害的新局势。 教宗的劝谕最后是向福传之母圣母玛利亚的祈祷文:注视着天主之母,我们再次相信温柔和亲切的革新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