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得奥斯特洛夫斯基曾这样写:“人的一生应当这样度过……不为虚度年华而悔恨,不为碌碌无为而羞耻……因为我的一生献给了世界上最壮丽的事业。”
记得当时看完这两段后,自己好害怕。害怕自己是那不赚钱的仆人和不结果的树。天主赏自己有什么恩典、圣宠,要利用它多为天主服务,这样天会赏你更多。要不然天主要连赏你的都夺走。
笔者还清楚记得,当上述在35亿年前的岩基中发现了单细胞生物的外来消息见诸报端,便有小报记者如获至宝,立即转载渲染,并冠以“人类的祖先原来是细菌”这样的标题来作噱头。
记得初入修院时,我们感到耶稣是那样的真实。他主宰了我们生命中的一切,他是我们最亲密的朋友,生命的导师。他曾给予了我们安慰、勇气和信心。我们能感受到他,并且亲自尝到他、触摸到他。如今呢?
记得曾看过一篇名为《父母的祷告》的文章,大概是这样写的:亲爱的天父,创造并保护万物的主,我们感谢您将儿女托付给了我们。
可敬爱的先教宗若望保禄二世是个伟大的玫瑰经使徒,我们都记得他双手拿着玫瑰经念珠跪下,沉浸在默观基督的祈祷中,一如他在他的《童贞玛利亚的玫瑰经》牧函中邀请我们去作的一样”。
我记得她以前常送给我一小幅图像,上面总是写着:「要成圣。」她也如此叮嘱我们,因为唯一重要的是圣德。套她的一句话:「我们唯一能带到天上的皮箱是那只承装爱德的皮箱。
每次想到这件事都觉得羞愧又好笑,因为大概在2013年夏天的时候神父在弥撒中宣布要成立大学生团体时我就在祭台下面参加弥撒,当时清楚记得心中想:我才不要参加什么学生青年团体,这种团体我参加的多了,肯定一样特无聊又没意思
圣地,往往会让人有一种神圣的敬仰,包括圣地的花草水泉,记得前几年发生在若瑟山朝圣地的一件事,据说外地朝圣团的教友们临下山时,不仅拔了很多草回去熬水喝治病,还拔掉了教友们辛辛苦苦栽种的树苗,当作圣地纪念品
天主创造天地时还不忘留个安息日,神父们,请记得这么个日子哦!支招:1.让教友分担任务。2.工作有时,休息有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