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宗方济各10月17日在梵蒂冈接见了正在参加常规熙笃会修会大会的会士们,鼓励他们在信仰的旅程中追随耶稣,“与祂同在、听从祂和奉行祂的旨意”。
他在讲道中鼓励司铎们重振受祝圣时所接受的天主的恩宠,为福音做出活的见证,成为天主慈悲的记号。
随着时间流逝,这今天获得证实,甚至在整个世代中有所增长。不只对教会史,甚至对上至知识分子、下至贩夫走卒等各个层面的人类历史来说,这都是讨论的基准点。
教宗以3个要素期勉《公教文明》团体:不安於现状、不自满,且要具有想象力,同时推举3位耶稣会士作为主保,帮助他们在自己的使命中继续奋勇向前。第一个要素是不安於现状。
但是能够圆满呈现教会身份的场所﹐就是在礼仪中。在礼仪行动中﹐我们相信天主来到我们当中﹐我们能够遇见祂、碰触祂。每一个基督徒的祈祷都能在礼仪中找到源头与终向。但我们是否在生活中﹐为祈祷保留足够的空间?
教宗方济各在写给粮农组织总干事屈冬玉的信函中,赞赏这是「意义深远的会议」,为「饥渴慕义的青年领袖」提供发声的空间。这封信函由圣座国务卿帕罗林枢机宣读。
与越南政府相关的祖国阵线在一份公告中表示,宗教团体切实的团结互助精神在疫情期间经受了考验,这表现在帮助遵守防疫措施、为疫苗接种运动捐款,以及为新冠患者提供医疗设施。
这便是圣公会成员返回天主教会的心与灵的最终意愿,在梵二大公会议文献教会宪章中也谈到这一点。教会宪章提到其他教会中有一种内在的力量推动它们与天主教合一,正是这个力量将我们带回家,重回罗马。
他说:基督没有消除痛苦,祂也没有把痛苦的奥秘完全揭示给我们:祂亲身体验了痛苦,这为我们就足够了,因为我们从祂的苦难中懂得了痛苦的全部价值。
在这几天的朝圣活动中,朝圣团参观朝拜了所到各堂区的圣堂,并与该堂区相关负责人举行座谈会,探讨堂区管理,牧灵福传、善会组织等经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