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以事神致福也。《礼记·经解》曰:“恭俭庄敬。所以,礼,首先,指一个人和天主(上帝、神)的交往之道。其次,指一个人与所有万物的来往关系。
罗马时间3月27日傍晚6点,教宗方济各在雨中来到圣伯多禄大殿前求主垂怜饱受痛苦的人类,并邀请天主子民透过直播同声祈祷。当晚,众人首先回顾了耶稣平息风浪的事迹(谷四35-41),然后聆听教宗带领的默想。
他说:今天也是为我们慈母教会,为天主子民中许多不孕状况祈祷的日子。自私、权力欲的不孕。若教会以为自己是万能的,占有人的良知,走法利赛人、撒杜塞人的路,伪善人的路,那么教会就不生育。
在地上,天主命令他的子民成为圣的(肋11:44-45;19:2;20:7;户15:40)。
问:教宗方济各在接见主教和牧人时,常要求他们以同理心对待子民、对待羊群,与子民同甘共苦。对家庭而言,这意味着什麽呢?答:重要的是与人的相遇。
天主用这句话安慰流亡巴比伦的以色列子民,给他们指出一条返回故土的道路。对当时的以色列子民而言,安慰正是能够走上天主指引的道路,不但能返回祖国,也能回到天主身旁,恢复希望和微笑。
在这里,天主的每一个子民均是使徒,如圣保禄一般为每日之事而挂心:『如果我不传福音我就有祸了!』」。
教宗由此提及梅瑟、亚巴郎、厄里亚,以及天主子民的经验。他说:「不论是个人或子民的救恩史,都扎根于启程、离开和前行的意愿,这并非自发的举动,而是回应召叫、信赖许诺。
此外,神学家必须加倍努力,让天主子民得到“高质量的信仰养分”,同时保护子民免受无可避免的“争辩”和“相对主义”的影响。教宗阐明,“神学唯有尊重福音、不满足于仅是履行职责,才是美善和具有吸引力的神学。
在希腊文中,它由“同”和“道”两部分组成,表示天主子民一起行走。正如国际神学委员会于2018年公布的文件《在教会生活及使命中的同道偕行》中所指,这个词汇表达的是召开会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