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宗在交给在场人士的讲稿中提到,诉诸死刑在过去的世纪中有时被视为一种自然及合理的后果,甚至在教宗国内也诉诸这种非人性的惩罚方式,忽略了慈悲优先于正义的幅度。
平日,教友们都会自发来到遗像前或到圣体室诵念玫瑰经和慈悲串经,为炼灵祈祷,祈求慈悲的天主宽赦炼灵罪罚,恩赐他们早脱炼苦,获登天庭,与诸圣团聚,享见天主的光荣。
现在我们简要介绍这6位未来的真福如下:文琴察·玛利亚·波利尼(VincenzaMariaPolini)修女,1802年生于意大利北部维罗纳城,创立慈悲姐妹修女会,专门照顾贫困有需要的人。
在慈悲禧年中,世界各地的许多主教都伴随朝圣者们来到罗马,教宗对此表示喜悦,赞许这个经验对众人有益。
用慈悲串经来感谢天主的慈悲,祝福我们依然行慈悲,依然在路上,与主同行! 稍后,我们遵从着天主的圣言,从思言行为上反思自己,从内心深处认识最真的自己。只有这样,我们才能除去旧的陋习,重新开始!
《赞主曲》歌颂慈悲和信实的天主,祂履行自己的救恩计划乃是藉着卑微贫困的人、那些相信祂的人,以及如同圣母玛利亚那样信靠祂圣言的人。
教宗表示,承认我们的缺点能使我们变得强健,从而开启心门呼求天主的慈悲,让祂来改造我们。罪恶则使我们远离上主和弟兄姐妹。
陈博士从心理的角度,根据自己切实的生活体验,分享了自己的信仰经验,并以心理学理论给修女们阐释了为什么天主要我们爱他。
今天福音给我们谈到,耶稣率直地肯定说:“我是天上降下来的生活的食粮”(若6:51)。在群众面前,天主子把自己定义为最普通和日常的食粮。在听众中,有些人窃窃私语(参阅52节)怎么耶稣能让我们吃他的肉?
爱德是一份恩宠:它不在乎我们是谁,而在於显露上主赐给我们和我们自愿接受的那份恩宠;我们若不先与耶稣相遇,不受到祂温良和慈悲面容的催促,我们在与他人的相遇中就无法表达爱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