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会提倡慎终追远是为促进孝思不匮,在每年春、秋两季举办追思亡者的扫墓献祭活动;春季在清明节与国人同度,秋季是在11月2日,与普世的基督信徒一起举行,且又以整个月份特别追念亡者,不断为他们祈祷。
我们处在非天主教、非基督信仰的环境中,人们对教宗和天主教会的认识极少。首要之务是让人认识这个人是谁,他做什么事、天主教会是什么。
教宗表示,人常会忘记基督显示给我们的大爱。我们基督徒也会恐惧未来而裹足不前,在一去不复返的事物或更倾向於排斥多於包容的社会模式中寻求安全。
教宗告诉在场人士,人行动合乎道德的程度与是否为基督信徒或有信仰者无关,每一个人的行动都应该符合道德。任何人的行动如果违反了他的良知,他便会受到很大的影响。医生也不例外。
那一刻,我才深刻体会到:基督为爱我们,甘愿被钉十字架受苦受刑,这种至高无上的爱才是真正的爱至成伤。主曾说:谁若愿意跟随我,该弃绝自己,背起自己的十字架来跟随我玛(16:24)。
彦敏在北大医院治疗的5个月,共化疗了7次,她在一次次的疼痛中找寻天主,感受生活,这经历很艰难,但却很珍贵,她从基督的苦难中经历受苦、疾病及面对死亡时的自由。这就是我的朋友利玛窦志愿者王彦敏的故事。
这样,不仅对自己负责任,更是响应基督号召,发扬爱德精神。由此看来,我们只有积极努力、拓宽思路、奋发有为,在敬主益人的爱德本分上尽力,我们的生活才更有价值。
原来,我们必须先同他受苦,才能分享他的复活,然后去夺取天国那份产业,厄玛乌的二徒呀,你们是有福的,你们的忧闷顷刻变成了喜乐,因为有主与你们同行,你们欢欣踊跃吧!
问:罗梅尔总主教,今天的家庭受苦越来越深。在贫困国家里,家庭受的苦是穷苦和被遗弃;在富裕国家里,家庭受的苦则是分裂瓦解,人类天生的自然结构颠三倒四。
教宗说:按照各自神恩生活的所有形式的奉献生活都必须永远保持着传教状态,与今日人类,尤其是穷人及受苦者分享喜乐与希望,分担忧苦与焦虑。耶稣是使万物更新的创新,谁若真正与耶稣相遇,就不能再像从前一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