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於这点,教宗强调了「绿色金融」的重要性。「不论是政策的制订、企业的社会责任,还是投资的原则,都必须充分考量到寻求长远公共利益的使命。
她说,过往的社会训导贯彻这两个原则,而教宗本笃就金融海啸呼吁社会以团结的态度去关心工人。她说,全球化亦影响香港,社会着重消费主义,通谕提醒社会,经济应着重人性幅度。
她也强调,在社会和经济的重大课题上,需要更加关注女性的角色,让女性在经济和金融领域有更多的参与。她说,“方济各的经济首先意味着在于青年、希望和具体行动”。
“不择手段的经济和金融参与者总是会制造新的贫困和排斥的陷阱,缺乏人道主义意识和社会责任感”。对基督徒而言,在“耶稣、穷人和福音宣讲”之间存在“密不可分的联系”。
帕罗林枢机首先谈到梵蒂冈法院将于7月27日开庭审讯涉及伦敦不动产案的涉嫌人士,这个案件与圣座国务院在伦敦的金融投资有关。
也需要考虑与其它宗教和政治、文化、金融、劳动、工会,以及少数群体的关系和共同创举。文件在最后阐述了需要深入认识的十个核心主题,使咨询得以充实。
“还有一个数字似乎很奇怪:在这个大陆,互联网的分布只有11%,因此在这方面的投资似乎是不可或缺的,因为金融、教育、卫生、信息,一切都通过网络。许多人负担不起连接到网络的费用,因为价格非常贵。
‘市场优先’和‘盈利至上’阻碍着对抗饥饿和营养不良,将食物贬低为平常的一种商品,使之也成为金融投机的对象。
联合国70年的路程显示,与时俱进是多麽重要,联合国机构,例如安理会、金融组织以及应付经济危机的机制有效地发挥作用,使各国得以建立彼此更加平等的关系。
这并不是说要依靠更有利的命运或市场和金融的先进编制,而是靠我们自己努力作更良善和更负责任的人,好能够依赖上主的仁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