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宗从当天的福音谈起,讲解了信仰的中心事件:天主战胜了痛苦与死亡。教宗说:在基督的苦难中,我们看到天主回应我们因痛苦与死亡经验而引发的焦虑、甚至愤慨的呐喊。
教宗在牧函中写说:“你们受了极其可怕的痛苦,我为此非常忧伤。我知道,任何事物都不能抹去你们所忍受的痛苦。
礼仪结束时,教宗诵念了一篇祈祷文,列出那些压在今日人类良心上的重轭,其中包括:在海上遇难的难民、无辜丧生的妇女和儿童,以及因自己的信仰和种族而遭到迫害的人。
施暴者都会被遗忘,但是他们无辜的受害者却会被纪念、被庆祝举扬。」这廿三位新真福,都经过信仰德行的考验,在坚定地忍受痛苦同时,展现对天主及对近人的爱。
早在圣经《申命纪》就记载了避难城(参阅:申四41-42),「用以避免无辜的人流血,平息盲目的报复欲望,确保人权得到保障,寻求和解的形式」。
到时,我们将可以把病患、穷人,被抛弃者的痛苦,放在心灵和脑海中。我们将可以纪念‘祭祀品羔羊’,即那些因战争、专制统治、每天暴力、和堕胎等的无辜受害者。
这个消息令世界震惊,教宗在30日主日那天,对3位无辜少年的死亡深感悲痛,并表示在精神上同亡者家属在一起。在发生凶案的地区,伊斯兰极端运动的暴力行为已有多年,但刚发生的这一暴行仍令世人震惊。
这封唁电写道:「教宗方济各获悉在达卡针对无辜受害者的疯狂暴力,对此深感沉痛,衷心致哀,并谴责这是冒犯天主和人类的残暴行径。教宗将亡者托付於天主的慈悲,保证为悲恸的家属和伤者祈祷。」
生在人世,生命何其脆弱,各种天灾人祸疾病伤痛,宛如洒落在大街上的落叶,随时都有可能被自己踩到,在痛苦灾难面前,我们需要学习王后的虔诚敬畏,求主“在我们深处水深火热之中时”,赏赐我们力量和智慧,以大能拯救我们
在许多痛苦的事件中,耶稣也忍受被出卖的痛苦,对他的不感恩和不忠实最是令他感到苦涩难堪。但愿我们时常清醒祈祷,直到生命最后一刻仍然保持一颗对基督感恩的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