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外,若望保禄二世教宗也曾於1986年7月到访卡塔赫纳,缅怀在那里奉献近40年的圣伯多禄‧克拉韦(PedroClaver),表扬他说:「这位使徒一生都在扞卫那些遭受卑劣剥削、被当作奴隶买卖的受害者。」
他们完全没有能力「分辨时代的讯号」,俨然是陈腔滥调的奴隶。「他们总是绕着同一个问题打转,无法走出那个封闭的世界,深受特定的思想所束缚。对他们来说,任何新事物都是个威胁」。天主子女则要采取不同的态度。
在《出谷纪》中,逃离埃及的以色列子民在路上看到法郎派来的追兵,吓得直说宁可继续留在埃及当奴隶,梅瑟遂告诉他们不要害怕;《玛窦福音》记载,耶稣在夜间步行在水面上,门徒们以为祂是妖怪,惊慌失措,耶稣便要他们放心
的确,有些圣人工作卑微、地位贫贱,甚至一生做仆人、做奴隶的,但他们仍是最伟大的人。伟大的人是有爱心的人,肯牺牲自己的人。伟大的人是与主结合在一起的人。伟大的人追求的是天主的旨意。
在这机会上,本新闻网采访了20多年来一直致力于打击人口贩运现象的“奴隶永无存”协会主席,欧金尼娅·博内蒂(EugeniaBonetti)修女。她在讲述自己的经历时说,“我擦干了多少泪水。
教宗也提到人口贩卖的受害者,他们被折磨虐待,并被像奴隶一样贩卖。教宗保证为他们所有人祈祷、与他们同在。最后,教宗强烈呼吁,通过对话找到“尊重移民的人性”的解决途径。(原载:梵蒂冈新闻网)
事实上,如果我们行事取决于寻求喜好、权力、钱财或别人的赞誉,我们就会成为这些的奴隶。
例如,在宗徒时代,有时已信主的妇女与不信主的丈夫生活在一起,而已信主的奴隶却需要继续为不信主的主人劳作(参阅伯前2:18-3:6)。但是,虽然仍与其他人相处交往,他们的行为却并不总是与那些人如出一辙。
教宗指出:“这种建议不仅不把人引向真正的自由,反而使人成为自己的奴隶,成为他心血来潮、如权力、金钱、无节制享乐的奴隶。”教宗今年青年日文告中最后一个标题是“我们需要你们”。
自己不正是成了物质的奴隶了吗?常言道:人为保护的对象,物质为使用的对象,可自己却成了物质的奴隶,想想自己活了大半辈子,到头来又是为了什么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