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在读台湾高文炼先生的《深度人生》,从中体会最深的就是:爱别人等于爱自己。我们基督徒讲信、望、爱三德,其中耶稣尤为强调我们要有爱德。
为了更容易理解“爱就是牺牲”这一主题,先说一个名叫“继父”的故事。继父是一个老实巴交的庄稼汉,与邻村一位寡妇再婚后,任他如何殷勤热情关怀照顾,寡妇的儿子却始终对他爱理不理,从未喊过一声“爹”。
切尔尼枢机叮嘱柬埔寨明爱会努力走在手足情谊和照料受造界的道路上,如同教宗方济各在《愿祢受赞颂》和《众位弟兄》这两道通谕里教导的那样。
通过她的倾诉,我意识到了,王女士误解了天主。是这些误解,让她陷入了恐惧和害怕!天主真的会因为犯罪抛弃我们吗?真的会罚我们下地狱吗?如果这些答案是肯定的,那么天主就是有条件的爱我们。
以这样一颗心,去与那颗心相碰触,让祂爱的电流,游遍全身。没有什么,比这更幸福的事了!——信德如是说。与生命的本原合一,与造天地的主宰同活,与为爱人类而舍己的这一位同心同德,荣辱与共。
他似乎最反对司铎过度染指钱财──不仅是那些试图增加自己财富的,或祇是令人印象中这样做的。 教宗在七月卅一日接纳了斯洛文尼亚教会两位高层的请辞,他们是卢布尔雅那及马里博尔的总主教。
在圣诞节前的三次讲道中,坎塔拉梅萨神父将在梵蒂冈宗座大楼的救赎之母圣堂带领默想,帮助参与者反省和平的真谛,包括和平是在耶稣基督内的天主恩典,是一项有待推展的使命,也是圣神的果实。
教宗强调的第二个层面是「寻求天主和祂的国」。悔改意味着「放弃舒适和世俗思维」,但这并非「为了补赎而刻苦禁欲」:基督徒悔改,是为了进入「天主的国、与天主的共融,以及与天主的友谊」。
爱并非由美貌和金钱所能取得。配偶是人凭靠的支柱。如果你生了病,或到了生活不能自理的地步,而对方依然爱你、支持你、照顾你,想要得到这样的配偶,唯一的:全心全意信赖对方,自己也要为对方做个可信赖的支柱。
常常在想:爱,到底是什么?是包容、是谅解、是宽恕、是信任、是不舍弃、是不放弃……爱,岂不更是一份持久不变的守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