驻圣座外交使团对世界上的许多灾难深感担忧,致力于找出遏止「丢弃文化」的解决之道。此外,普利德斯大使也再三强调大公运动的重要价值,并将希望寄托于青年和他们的未来。
在当前「受冷漠文化威胁的社会里」,亲近关怀是必不可少的。
纳匝勒(信仰通讯社)—一段时间以来,加里勒亚地区掀起了文化沙龙热,知识分子们在这里交流、反思文化问题,旨在推动对话、在圣地阿拉伯世界的文化精英中深化交流。
我邀请大家在照料共同家园的挑战面前反思片刻」;「我迫切呼吁对如何建设地球的未来再度展开对话」;「穷人与地球的脆弱密切相关」;「需要找出其它方法来解读经济和发展」;「每一个受造物都有其本身的价值」;「当今的丢弃文化促使我们求助於一种新的生活方式
教宗方济各当天向与会人士发表讯息,重申面对大量移民现象,这当代社会的挑战,需要以相遇的文化来回应,而非抱持漠不关心或恐惧态度。他还强烈呼吁,要特别保护走在逃亡路上却没人陪伴的未成年人。
在这种丢弃文化中,年长者被放在一旁,他们遭受这样的对待。事实上,那种利用老龄人,以一千种方式欺骗他们、恐吓他们的情况大有人在。”
教宗表示:天主视穷人为爱子,承认他们的尊严和高贵,而世界却把他们当作废物丢弃。
在讲话中,教宗在这「伟大文化机构」的重要周年纪念送上美好的祝福,指出该校百年来的「重要教育传统令人赞赏」,而这得益于「数百名男女的贡献,以及成千上万毕业生的见证」。
当今时代的深刻变化影响了社会和法律中的家庭亲情文化,涉及我们众人,有或无信仰者都包括在内。过去,世俗制度的婚姻观与基督信仰圣事尚有共通之处,且相互支持,今天却不再如此。
据中国人民大学消息,4月22日下午该校通识教育大讲堂•跨文化沟通系列公开讲座第四讲举行,讲座由中国人民大学副校长、文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杨慧林教授主讲,主题为基督教文化与当今世界,200余名同学到场聆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