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蒙召走在天主的道路上,重申我们领洗时的承诺,拒绝撒旦,拒绝它所有的工程和它所要的谎言。仇敌就潜伏在那里,你们要小心,绝不与它对话。”
我俩都不停地写,写不下去就祈祷,再不停地写;借着写和反省,我和若瑟竟然都有着同样的感受:原来我俩共同创造了很多奇迹,单靠一个人绝对无法完成这么大的工程!
教宗赈济所所长克拉耶夫斯基枢机介绍了爱德工作的相关活动;梵蒂冈城国政府荣休主席贝赫斯枢机则分享了有关梵蒂冈城国内的具体状况,提及一些翻修工程的进展。
“宗徒们在短时间内被圣三生活的光华和诸圣所围绕;但他们被永恒所摄之际,随即又被带回现实人生,被邀请回到村庄”,与耶稣“一起分担天主的工程,勇敢地迈步走向十字架之路”(参阅:《奉献生活》劝谕,14号)。
在恭读圣经及以讲道阐释读经时,天主向祂的子民讲话[58],向他们揭示救赎和救恩的奥迹,并提供精神的食粮。基督藉着自己的话,亲临于信友之中[59]。
这份报告并非讨论教会的教义,而是从福音出发,重新反省家庭在受造界的次序和救赎当中的角色,关怀今日牧灵工作的困难。家庭被视为新福传的优先途径,是家庭的教会、新牧灵的考验和未来的道路。
他强调,在耶稣的苦难奥迹中,我们看到全人类的痛苦,他们藉着耶稣的复活将获得救赎。 教宗从犹达斯出卖耶稣的行为谈起,讲解耶稣苦难的意义。
他们是祢的子女,是我用这代价救赎的人。’ 说到这里,教宗提出一个令人费解的问题:耶稣复活以后,祂的身体发光,极为美丽,没有鞭打留下的青肿痕迹,没有伤痕,全身美好。
耶稣不是用现世方法统治国度的君王:在祂看来,统治不是发号施令,而是服从天父,将自己交付给祂,好履行祂的爱和救赎计划。就这样,在父与子之间有着完美的相互关系。
我们的信仰不是一种抽象的教义或一种哲理,而是与一个人建立的重要和圆满关系,祂是耶稣基督,天主的独生子,为救赎我们降生成人、死而复活,生活在我们当中。我们在何处能遇到祂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