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了纠正这种错谬,愿大家一齐同我探讨第一个问题:“天主之爱”在行为中的涵义。 “天主之爱”是一种需要信仰和努力的意志行为。
他们平时在学校坚持学业,星期天到教堂里听道理,一直坚持了几个月,终于领洗成为了天主的儿女。山东洪家楼天主堂新领洗的教友与袁广义神父合影复活主日的日间大弥撒,也由赵子平主教主持。
福音说耶稣“选定了十二位,为同祂常在一起,并为派遣他们去宣讲”(谷3:14),两件事:与祂在一起,出去宣讲。这个方面似乎是矛盾的:祂召叫他们与祂同在,出去宣讲。
天主曾藉耶肋米亚先知预言说:“我愿在那些时日后……将我的法律放在他们的肺腑里,写在他们的心头上。”
夜幕低垂时,厄玛乌二徒邀请陌生人——耶稣同他们一起住下。感恩祭也是一份邀请,邀请耶稣同我们住下。耶稣从来不强迫我们接受他,除非我们邀请他,否则耶稣为我们来说永远是一个陌生人。
敬畏,是遇到了超越自己的存在而紧张,却渴望同对象建立关系,归属超越的存在而提升自己。我们对天主、属于天主的人、以及神圣的地方和物件保持有敬畏之情。
圣人去世后,同会兄弟唯恐巴都亚附近几座城的居民争取他的遗体,本拟封锁消息,暗中殡葬他;不料巴都亚几座圣堂及里斯本主教座堂的钟都自动响起来,同时,巴都亚的孩子们不约而同的跑到街上踊跃欢呼:圣人死了,圣人死了
隔天,5月18日,他接见这两位巴勒斯坦圣女的同会修女,感谢她们前来参加封圣大典。在这次短暂却意义非凡的会晤中,教宗勉励她们为圣地所渴求的和平祈祷。
桑德里枢机呼吁全体信徒同教宗一起在精神上支持中东的基督信徒,给予他们具体的关怀。桑德里枢机在信函中表示,圣地期待普世教会的友爱,愿意分享自己既有恩宠又有痛苦的经验。他强调,关怀的义务早在宗徒时代就有。
此外,还同其它基督信仰团体信徒、穆斯林信徒等密切接触,亲身感受到了他们也渴望了解传教教宗所传达的信息。传教士波诺神父告诉本社,我注意到了印尼教友们杰出的信仰见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