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esponsive image
生物多样性国际日:破坏生物多样性就是破坏生命
2017-05-21

答:是的,因为它似乎只是自然爱好者的问题,但它其实是生命的基础。地球上的真正财富就是生物多样性,它使进化能够持续,甚至能克服大灾难。

什么是慈善?
2017-05-23

慈善不应当只是说对人慈善,也包括对动物、植物以及大自然。一句话,慈善就是慈悲为怀,善待一切。

辞旧迎新随想
2025-02-08

作为信友,好多人也是在除旧迎新之际依然固我毫无改变,只是把看得见的房屋庭院打扫一番,或许也多了几张新的圣像、挂历或瞻礼单,除此而外一切照旧,依然不念早晚课,不进堂参与弥撒;依然忙着上班下班,总是没有时间看圣书

在舅舅若望张思远神父追悼会上的答谢词
2025-03-12

舅舅张思远神父生前住院以喜乐、感恩之心忍受病苦舅舅已经离我们而去,因着信仰我们知道,死亡并非生命的终结,而只是生命的转变,我们相信,若望神父因着他在世的功德善行,天主会赐予他永远的安息。

教宗在莫尔斯比港主持弥撒:天主是我们人生的指南针
2024-09-09

“事实上,当我们感到彼此疏远时,或者当我们选择与天主、与弟兄姐妹、与异己者保持距离时,我们就自我封闭,把自己关在自己里面,结果只是绕着自己转,对天主圣言、对近人的呐喊充耳不闻,因为我们无法与天主、与近人交谈

北京天主教神哲学院举行“颂恩”圣召音乐会及毕业典礼
2024-07-09

(参哥3:16)圣召没有终点,一直只是答复的中点,更是一份动态的回应。7月6日在晨光熹微、风和日丽天气的映衬下,北京教区李山主教主礼此次的期末感恩大礼弥撒暨毕业典礼。

教宗方济各2024年7月14日三钟经讲话
2024-07-15

相反,如果每个人都为了自己的利益而算计,如果计算的只是事物——根本永远不够的——如果没有让我们聆听,盛行的是个人主义和嫉妒——嫉妒是一种致死的毒物——使空气变得凝重、生活变得困难,使本应充满喜乐的会面变得更是不安

四旬期避静第九场默想:安息不以成就衡量,却接受生命赐予的一切
2025-03-20

在许多人看来,永恒若是基于永远的安息,似乎令人失望,仿佛生命最终只是一场无尽的沉睡。然而,这种理解源自一个根本性的误解:我们将安息视为不作为,而在圣经的视角中,安息是一种圆满和满足的状态。

展示禧年的历史:梵蒂冈珍贵文献向公众开放
2025-03-24

随着时间推移,我们一步步拓展开放范围,如今已面向更广大的公众,而这次展览只是又迈出了一步。”通过文献诠释禧年的意义展览通过展出与禧年有关的文献和实物,从信仰、历史和艺术的角度诠释禧年的意义。

敬拜赞美
2025-04-01

即使我们有坚定的信仰,我们很有可能随着世界的风,早已失去了基督徒的内在,所以在教会中的服务也只是表象,很容易因人和事而放弃。通过敬拜赞美更加坚强我们的心,使我们更加有勇气和信心去面对生活中的挑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