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宣布这一消息的时刻起,已有许多人向隆巴尔迪神父表达对他卓越工作的谢意,包括新闻界和非新闻界人士。
他迎着困难彻底改变了在中国的传教活动,并且推行宗教上的非殖民化,配合了中国的事应由中国人管的那句俗语;他培养当地的主教、司铎和会士,以基督信仰本位化对抗西方殖民主义,使基督信仰在远东不再是一个舶来品。
然而,有些国家非但不促进未成年移民的社会融入,反而阻止他们入境,让非法团夥有机可乘,或者把移民遣送回国却不顾及他们的益处。
另外,藉着保存殉道者的记忆,教会旨在提醒众人、信徒和非信徒,不要再让这恐怖和死亡的事件发生,而要每天营造相遇的契机,培养接纳和同情的态度。
这样做当然不是提倡一种误传,不理会痛苦的悲剧,也非落入一种天真的乐观主义,不去碰触邪恶丑闻,而是尽力超越不满和认命的情绪。
这样的贡献对各国的非宗教性质及欧洲政体的独立性而言,不但不是一种危险,反而是一种富饶。2016年5月6日,教宗因他对欧洲一体化所作的贡献荣获2016年的查理曼奖。教宗在获奖感言中阐述了他的欧洲梦。
有些青年在写的过程中给自己贴了不少的负面标签,如我是退缩的、我是不爱说的、不平易近人的等,申老师提示他们如果非要给自己贴标签,那就贴上好的标签,因为好的标签可以支持让我们越来越好,而不好的标签贴在身上却让我们更加没有自信去做更好的自己
这位非欧洲籍的教宗能为欧洲政治作出什麽贡献呢?答:我想,教宗的贡献在於他信德的安详。教宗能帮助许多人明白,成为一体不能光靠抛出经济法律,而且这也无助於互敬互爱。
它能使我悟以往之不谏,知来者之可追,实迷途其未远,觉今是而昨非。《备终录》确实是我灵修路上的良师益友,让我在通往天乡的崎岖小路上披荆斩棘,载欣载奔。
他们中有许多人在自己的国家处境艰难,与其他宗教和人生观共处,生活在非天主教国家。我希望青年人能深刻地领悟两个词:容忍与修和。这对他们具有非常深刻的意义。问:大部分的青年来自天主教徒占少数的国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