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起身第一件事,即端正地划十字圣号,念《奉献经》(尔国临格)一段,将一日所行之事,所受之苦完全献给天主,仰合天主圣意。
最后,在耶稣生命的最后时刻,她站在十字架下,守在耶稣的身旁,忍痛听完他临终前的最后呼声。 玛利亚就是一本活的圣经,她比四大圣史更深刻地理解耶稣的救世使命。他是与耶稣最亲密接触的人。
虽然,他们也可能受过耶稣基督的恩惠,但此刻却受人蛊惑而是非颠倒,失去理智,在比拉多审问耶稣基督无罪而准备释放时,他们却喊道:“除掉这个人,给我们释放巴拉巴,钉祂在十字架上。”
耶稣升天后,他所拣选的以伯铎为首的使徒,立刻展开传教工作,从犹太到小亚细亚,传到当时的罗马帝国各地,并在各地建立教会,而使福音传布到普世人类。
相传主耶稣被钉十字架上死了以后,圣尸从十字架上取下来,安葬祂圣尸时,用一块亚麻布把祂的圣尸裹了起来。在这块亚麻布上,因为血迹而清晰记录了主的圣容。主耶稣复活后,这块殓布,即亚麻布留在了坟墓里。
今天耶稣再次被钉在十字架上。」 教宗最后强调,面对这种专制,上主的训勉始终如一,就是要保持警醒并为此祈祷。教宗勉励众人祈求上主,「愿上主赐给我们自由,赐给我们一颗开放的心,好能接纳天主的圣言。
耶稣以死在十字架上的身份拯救我们。没有十字架我们就无法理解救世主耶稣基督!我们至多可以想到祂是一位大先知,行了善事,是一位圣人。当时,门徒和群众的心还没有做好准备去理解祂。
教宗回顾了庇护十二世教宗把我们从那圣体斋的沉重十字架下释放出来后的情形。教宗说:你们中有人或许还记得,甚至连一滴水都不能喝!刷牙时,也应该设法不让水被吞下。
教宗说:基督表明,祂将‘从地上被举起来’(32节),这表达有双重的意义:‘被举起’,因为耶稣被钉在十字架上;‘被举起’,因为祂在复活时受到父的举扬
天主的爱提高我们爱的素质,因为我们要以天主的标准去爱:那就是完全的,无条件的爱,因为耶稣爱我们并不在于我们可爱,因为他在我们是罪人时便爱我们,因为他为爱我们甚至死在十字架上,没有比这更伟大的爱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