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宗在2010年四旬期文告指出,信德给人力量去摆脱私念,并为世界的正义工作。教廷2月4日公布教宗本年的四旬期牧函,题为「天主的正义因对耶稣基督的信德而显示出来」(参罗三21-22)。
教宗方济各接着引用了圣若望保禄二世在《论得救恩的痛苦》宗座牧函里的教导来阐述他的思想,即看到在苦难中反映出基督。
“痛苦”具有一种能力,要么将一个人封闭、沉溺在自己的痛苦之中;要么将一个人的存在,打开到新意义的层次。藉着真福八端,耶稣向人类展示痛苦超性层面的可能性。
在第二次世界大战中的一天,欧洲盟军最高统帅艾森豪威尔在法国的某地乘车返回总部,参加紧急军事会议。那一天大雪纷飞,天气寒冷,汽车一路疾驰。在前不着村后不着店的途中,艾森
他进一步解释说:在艰难困苦面前,好似天主听不到我们的声音,我们却不要担心将我们内心的一切负担托付给祂,不要害怕向祂呼号我们的痛苦。
他曾长期担任宗教顾问,近年来积极推进全球伦理思想,倡导宗教对话,是全球伦理基金会创建者,1993年芝加哥世界宗教会议《走向全球伦理宣言》起草人。
在他们撰写的苦路中涉及今天的家庭问题,借以对照基督上加尔瓦略山的痛苦之路。他们在接受梵蒂冈电台访问时分别谈了他们的看法:问:安娜·赞祖基,十四处苦路默想要向今天的家庭表达什么样的讯息呢?
例如,许多身处绝症困境的人,凭借着对天主的信仰和信德,克服了对死亡的恐惧,在痛苦中寻找到安宁与慰藉,他们相信天主的旨意有着更深远的安排,这种信念支撑着他们度过生命中最艰难的时刻,使他们的灵魂在苦难中得以升华
灵魂不能进入这些宝藏,更不能获得这些宝藏,除非它先跨越并进入痛苦,忍受内在和外在的劳苦,并经历长期的灵性锻炼。这位加尔默罗会的圣人坚信,我们在世上的生活会遇到很多苦难。
信德网讯9月15日圣母痛苦瞻礼,太原教区洞儿沟七苦山迎来各地朝圣者约四万余人。从八九十岁的老人到一两岁的小孩都怀着虔诚热爱之心参与了全程活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