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者去年在香港岛上的慈幼静修院中,第八次为德国在华生活工作的经理们主持了周末避静。这次活动的参与者名单很快就报满了:25名德国工业在华的领导者参与了此次避静,他们有不同的宗教背景,并持有不同的世界观。
香港圣神研究中心柯毅霖教授关注1595年利玛窦挫折时期的启示之梦,鼓舞他踏上从南昌、南京到北京的传教之路的关键作用。
__________撰文:伍维烈修士,方济会修士、香港天主教正义和平委员会教会顾问,曾经于明爱专上学院教授生态灵修。【完】天亚社英文评论:
其后又到了香港的大屿山,稳定至今。新中国成立后,此地划归省农科院果研所,部分地产1989年落实给神哲学院。汪院长与会士们共同劳动,同作克苦,堪为楷模。
1985年,黄先生一家从香港移民到悉尼。2006年,他被堂区各小组代表推选为悉尼华人牧灵中心牧民议会主席,任职至今。
五年前,为准备发终身愿,我在香港进行了一个月的祈祷与灵修学习。期间,一位宝血会的修女送给我一张光碟《用脚飞翔的女孩》,看后浮想联翩。
他们合作出版的《成熟的魅力——活出基督生命的美》(ChristianLifePatterns:PsychologicalChallengesandReligiousInvitationsofAdultLife,香港
来源:摘自香港教区礼仪委员会编译《枢机》(Cardinal)
梵蒂冈城,2023年10月25日(天主教会台湾地区主教团与香港教区合译)
我的老同学香港教区的刘蕴逊神父也和我一样,老了,退休了,也住在一家老人院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