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梵蒂冈电台讯)教宗方济各6月10日在圣玛尔大之家的清晨弥撒中指出,基督徒应有的三种生活态度分别是「站起来」迎接天主,「在静默中」耐心聆听天主的声音,以及「走出去」向他人宣讲天主。
你应全心,全灵,全意,爱上主你的天主。你应当爱近人,如你自己(玛廿二36-37,39)。但这在法学士们的解释中不太重要。他们所关注的是案例:可以这麽做吗?这件事至多可以做到什麽程度?
我认为,全世界应该努力消除这种意识形态,但是不仅通过军事行动,也应通过建立一种新的伊斯兰文化,建立一种温和的伊斯兰宗教。问:您与伊拉克民事和宗教当局都有接触。您对他们有何期望呢?
因此,我们应感谢主耶稣让我们走到了这一步,祈求祂帮助我们通过这次共同纪念活动,在对话和寻求教会合一的道路上继续前进。瑞典如今是一个非常世俗化的国家,即使该国人民最近对宗教表现出新的兴趣。
在这层意义上,新章程第1条第3点清楚阐明,生命科学院应认真研究与人有关的一切,包括人生命的不同阶段、尊重男女性别和各代人、维护人性尊严、促进生活质量,融合物质与精神价值。
他表示,见证复活主的临在意味着我们应做传教士,活基督的使徒。玛利亚玛达肋纳在基督复活的清晨去寻找已死的耶稣,但她找到的是复活的耶稣。
同时,也应采取各种行动,促使以色列人和巴勒斯坦人避免加剧对立的情势。有关方面应共同努力尊重耶路撒冷为基督徒、犹太教徒和穆斯林圣城的现况。
每一个人只要尽自己的所能,能够辛勤地劳动,创造财富,有的人能够拥有得多,我们应该为他高兴。譬如像若瑟那样得了一件彩袍,比自己的更加美丽,比自己在人前更加体面,那我们应当为他高兴。
一个走出去的教会必须让全体天主子民参与更新的使命,因此教会学术机构今天不应只是培育司铎、奉献生活者和平信徒积极分子的场所,也应成为一所上天安排的文化实验室,让教会藉此诠释那来自耶稣基督的事实,从圣神藉以充实全体天主子民的智慧和知识的恩典中汲取养分
我们应祈求能领悟时间意义的恩宠,好不成为自我封闭的囚犯。教宗从这篇读经谈到有关死亡的3个思想:死亡是一个事实、一份遗产和一种记忆。教宗首先解释道,死亡是一个人人都会轮到的事实,它或早或晚都会降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