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宗在向这些度奉献生活的人发表的简短讲话中,告诉她们,正如这里知名的图书馆护守着重要的圣经版本和圣女大德肋撒写的隐修院规则及她的珍贵手稿那样,你们忠于蒙受召叫的生活,也是护守天主圣言的一种珍贵方式。
这里有一座名叫“恩宠小堂”的圣堂,里面供奉着一尊十四世纪的圣母抱耶稣圣婴木雕像,这尊雕像被蜡烛烟火熏得变为黑色,所以也称为黑圣母像。公元1489年,圣母在旧厄廷显现两次,使得这个小镇顿时名传远近。
然而,其原因或许也是因为堂区的氛围过于紧张,缺乏团结和凝聚力,或者是因某些神职人员过于权威化,给教友的感觉更像是太阶级化而造成的。
变水为酒——天主荣耀的彰显依撒意亚先知书上说:“万军的上主在这座山上要为万民摆设肥甘的盛宴,美酒的盛宴;肥甘是精选的,美酒是醇清的。”
里瓦斯修女于1920年6月13日在秘鲁科拉科拉出生,14岁时来到利马,在耶稣善牧的爱德之母修女会负责的塞维利亚公学读书。她受奉献生活所吸引,于1941年进入这个修女会,并于1949年2月8日矢发圣愿。
位于内蒙古中部,乌兰察布盟集宁市东三十公里处,有一座很有名的山,它就是内蒙古的朝圣地——磨子山。说起磨子山,既非高耸入云,也无奇花异草,但在内蒙教友们的心目中,它却是
曾获诺贝尔和平奖,受全球敬仰的印度德肋撒姆姆说过这样一句话:“我们都不是伟大的人,但我们可以用伟大的爱来做生活中每一件最平凡的事。”这句话使我想到了一个对我感触极深的故事。
教会精英也正是这样,他们除了用口舌赞颂天主之外,更用自己的英豪行为为主作了赞颂:一位寡妇收留了曾经杀害儿子的凶手;一位叫国柏的神父甘愿把生的希望让给别人,为一位有父母妻儿的室友赴刑;被誉为“穷人之母”印度德肋撒修女一生致力于为贫病者
1869年5月22日,帕拉佐洛神父与德肋撒·加布里埃利(TeresaGabrielli)创立了“贫穷姐妹会”,为改善贫困者的生活。
仁爱传教女修会的修女们为40个家庭分发食物加尔各答的德肋撒修女创办的仁爱女修会来自海外资金被冻结的问题得到解决,这个修会作为公认的慈善机构在印度提供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