埃及开罗的一处贫民窟(梵蒂冈新闻网)在埃及的坦塔城,每日上午9时到傍晚7时,甚至更长的时间,人们有了治愈的希望,这一切都要归功于被称为“穷人的医生”的马沙利(MohamedMashali),他是这希望的分施者
他在念经前的讲话中省思当天福音的内容说,那位经师听到耶稣回答后,不仅承认这答复是对的,而且几乎是重复了耶稣所说的话。教宗解释道,重复聆听到的言语,包括必须将耶稣对我们的所有教导牢记在心永不忘怀。
这是圣座教义部部长拉达里亚(LuisLadaria)枢机、圣座圣职部部长斯泰拉(BeniaminoStella)枢机和圣座平信徒、家庭和生命部部长法雷尔(KevinJFarrel)枢机近日签署法令作出的决定
教宗方济各为此发表推文,写道:「我为小阿尔菲的离世深感悲痛。今天我特别为他的父母祈祷,并祈求天主以温柔的怀抱接纳这孩子。」
若瑟.拉辛格献出他的生命「为天主圣言服务」,在我看来「献出生命,为天主圣言服务」这句话包含了昔日若瑟.拉辛格,今日教宗本笃十六世他司铎圣召与使命的所有意义。
西默盎和亚纳是把期待天主作为他们生命意义的两位长者。他们在耶路撒冷的圣殿中盼望看到“上主,默西亚”。教宗方济各3月30日在周三公开接见活动的要理讲授中如此表示。
世界病人日每年都于2月11日庆祝,今年将在爱德典范圣女德肋撒奉献一生的印度加尔各答隆重举行。教宗在文告中指出,生命是天主的恩赐,因此是恩典。
这是一个令人齿冷心寒、痛心疾首、悲伤悲愤的不幸事件,悲剧也引发我们深入思考:谁来呵护留守儿童的生命安全? 悲哉!痛哉!花季般的生命竟以如此悲惨凄凉的方式谢幕!惜哉!悔哉!
纵观整个犯罪事件可知,导致这个犯罪的孩子心灵扭曲的原因是嫉妒,嫉妒使他不能容忍别人比自己优秀,因嫉妒生愤怒,愤怒生仇恨,仇恨生凶杀,凶杀生毁灭;嫉妒使那位青年学生给别人带来毁灭的同时,也给自己带来了生命的毁灭
2008年8月27日教宗在公开接见时,特别介绍了圣保禄及其生平,以及他在前往大马士革的路上所发生的特殊事件:保禄悔改,随着与基督相遇而使他的生命彻底转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