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问你们的这个问题也是圣神问的问题:‘我今天如何生活?’读经中重复的第二个关键词是心。我们以心会晤上主,耶稣很多次责备说:心太迟钝了,明白太慢了。
斯帕尼奥利教授最後总结道:「这《宪章》自然没有详尽阐述所有可能遇到的问题,但编撰这《宪章》正是为了根据基督和教会训导的教导,提供一条尽量清晰的纲领,以应对医疗界可能面临的种种伦理问题。」
答:我们的访问是一则希望的讯息:我们不要害怕我们受苦的弟兄,我们尤其应该深入这些问题的根源!欧盟、美国、其它国家很慷慨,为这些人提供了巨额的人道援助。
正是人性上的敏觉和历史的具体环境令两位教宗都关注人的尊严和穷人问题,知道他们期待着福音喜讯的实现。因此,在天主慈悲的观点上二人很相似。慈悲并不消除公义,反而超越公义。
他说,问题所产生的压力亦影响家庭之间如何建立关系。杨主教说,青年人经常在与父母之间存有问题,即使他们同住,「他们也不会与对方说话」。他说:「同时,年长一辈亦面对一种孤寂,因为没有人关心他们。
意大利的宇航员保禄·内斯波利(PaoloNespoli)对此表示:这是一个非常微妙的问题。我们的目标就是认识我们的存在,填补我们的知识。
按照我们的计划,经过一年的培育,学员能够独立做咨询;能够切实帮助求助者解决一些心理、人际关系、家庭、亲子或灵性上的困惑问题。
因此,在同行的路上切莫迟疑等待,别像许多人那样,认为需要等到所有依然「分裂的问题」取得「教义方面的协定」。然而,我们应当顺着大公合一的风,它在对话与祈祷中吹出一条道路。
教会非常严肃认真地对待这个问题,但认为取消告解圣事的想法是荒谬的。印度主教团主席格拉西亚斯(OswalGracias)枢机针对全国妇女委员会的提议如此作出反应。
教宗在本届《照料受造界世界祈祷日文告》中开门见山地指出问题的核心,写道:「我们未能秉持责任感守护受造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