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感觉我是世上最幸福的人,不是因为我是一位神父,而是因为我在生命中经验到上主太多的爱意,和人间真情的滋润。“爱得愈深,活得愈真”,这是我对上海修院9年修道生活的总结,也是对上主对我最大恩惠的明证。
她虽然在世上还要受些痛苦,但天主的恩宠荫庇她,她终身与天主契合,她在信德上回应天主,将基督带到世上,也因为基督的缘故,罪恶再不能统治世界。
这的确是个好方法,却非易事:往往还未及想到主耶稣,话就冲口而出了。我想,这恐怕是旧习惯根深蒂固,又未真诚祈祷圣神赐予谦卑与智慧的恩宠,不重视并遵行主耶稣的话,才使自己不能时时处处想到主耶稣就在身边。
神父指出,人对宇宙的统治权并不表示人是凯旋者,却意味着人有责任照料弱小者、穷人和无自卫能力的人。面对受造界,人类的主要任务应是赞美天主和感谢祂创造的化工。人类生态学旨在为今日和未来的人服务。
教宗首先感谢这些修生们“回应上主的召叫,肯为祂的教会服务”,同时鼓励他们每日保持热忱,聆听圣神的声音。同道偕行之旅教导人聆听圣神教宗强调,培育从未有结束的时候,就好似一个永远敞开的“工地”。
在古代的学校体系中,启蒙师是“一个负责把主人的孩子送到老师那里,然后再把他接回家的奴隶”。他必须保护学生免于危险,并予以监督。启蒙师的作用“相当于管教性的”,一旦孩子长大成人后,这个职责就停止了。
他在讲道中吁请众人重新审视日常生活的选择,并希望基督徒团体保护所有的生命成为“战地医院”,好能为受伤的弟兄姐妹疗伤,以爱德见证福音的精神。教宗在讲道中,首先反思耶稣山中圣训的意义。
四旬期是一段有助於悔改、靠近天主、改变我们生活的时期,这是一项应当向上主祈求的恩宠。取自《依撒意亚先知书》的第一篇读经谈及真正的悔改召叫。
成千上万的信徒于4月19日在圣若望‧罗通达,参加了比约神父遗体迁移仪式。比约神父的棺木及圣髑由12位嘉布遣会士护送抬离了恩宠之母朝圣地,游行队伍一路步行至献给圣比约神父的新圣堂。
因为这样一来,基督就会打发祂的神和祂的奇恩临在於各教会信徒,也包括那些我们以为离我们最遥远的教会。我们必须説服双方的一些基督徒,战争已经结束,天主教徒与新教徒之间的宗教战争已经结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