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esponsive image
走出弥撒圣祭的误区(二十二)
2013-12-03

主祭可与辅礼人员行平安礼,但要留在圣所内,以免影响圣祭进行。在合理的情况下,主祭若要和数位信友行平安礼,亦该如此。

弥撒证道:杨道公老师是一位真正的基督徒
2013-12-17

听杨老师的学生对我说,杨老师如何像父亲一样关心他们,直到半夜还在为学生补课的情景。杨老师的一辈子都在结果实,结爱的果实,结慈善的果实,结和平的果实,这一点,在场的每一位都是见证人。

教宗:难民和老人——当代“流亡者”
2013-12-31

常想:判断一个家庭的好与坏,须看它如何对待儿童和老人。  

教宗:为与上主对话,我们应守护自己的渺小
2014-01-22

他还提到,上主与我们个别建立关系,祂从不与群众对话;而且,上主选择弱小者,缺乏权势者,因为祂看重我们的谦卑。  教宗当天的弥撒讲道,从上主和弱小者的概念出发。

教宗接见新慕道团:做天父无限美善和仁慈的使者
2014-02-03

当地的文化与你们原本的文化常是迥然不同的。你们中许多人将艰难地学习当地语言,有时是非常难学的语言,这样的努力值得称赞。

罗马:圣座公布教宗方济各四旬期文告
2014-02-06

萨拉枢机说:精神贫困隐藏在人心中,使人深感痛苦,即使他有许多物质财富。若我们所注视的是有需要的人,却不谈精神贫困,我们就是不幸的人;若我们把贫穷的教会只视作一个没有物质财富的教会,我们因此是不幸的。

罗马:教宗方济各第29届世青节文告:“神贫的人是有福的,因为天国是他们的”
2014-02-07

教宗解释,穷人一方面是基督的受苦骨肉,我们众人都必须亲自触摸这骨肉;另一方面,穷人能成为生活上的真正老师,在人性和灵性层面能提供很多经验。  

我的父亲母亲
2005-04-25

父母亲的一生是清贫的一生,靠勤劳的双手,勤俭持家,自己没有文化却含辛茹苦地培养我们6个子女,努力地让我们上学考上大学,父母亲自豪地说:人家有财富,我家有大学生!

沙沟堂区简介
2004-11-24

2003年12月15日,晓悟神父接任本堂后,与副本堂王根成紧密配合,连续举办教理培训与慕道班,教友以爱福传,皈依者甚众,领洗入教者达100余人。将堂区的福传事业搞得热火朝天。

离开邪道归正吧
2006-03-21

我们求天主赏善罚恶的时候,把自己归于“善”的行列之中,而忘记了自己虽然在某些方面是正义的,为善的,但在另一些方面可能还是不义的和作恶的。如果此时天主也罚了我们,我们就永远失去了悔过的机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