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韩国政府文化、体育和旅游部;平等机遇部联合组织发起的这一活动,旨在邀请青年们分享、思考、共同迈向和平。朝圣活动将于八月十六日启程、二十二日结束。
刘老师首先介绍了《诗经》在中国文学史上的地位和影响,随后具体介绍了诗经名篇《关雎》所体现的中国传统文化内涵,并结合当今生活实际和天主教会教规教义,解析了《诗经》的文化意韵。
该主题也邀请人们承认祖父母和年长者的积极角色,他们时常被置于家庭和社会边缘,他们的面容成了丢弃文化的象征,教宗吁请大家抵制这种文化。
圣事体现及实现我们之间的深刻共融;在圣事中,我们与救主基督相遇,藉着祂,我们与信仰中的弟兄姐妹相遇。圣事不是表面的,不是仪式;圣事是基督的力量,在圣事中有耶稣基督的临在。
宗教的文化传承作用*中国历朝历代,都把宗教纳入文化教育系统,以求利用宗教教化子民、普及知识,故佛寺在历史上能起到博物馆、图书馆、学校等作用,僧人可起到传史、资政、教化之功。
梵二大公会议和礼仪改革的指示都表明了改革的宗旨;保禄六世教宗在1965年3月7日这个难忘的日子也明确指出:礼仪改革是为了让信友能理解、明白祈祷内容,积极参与教会的礼仪,缔造并促进天主子民与天主之间的对话和相遇
法国主教向这项服务致敬,并邀请该国「所有天主教徒改变观点,成为近人,克胜自己的成见和恐惧,勇敢与人相遇」。主教们说:「我们不能自我封闭,不能对全世界许多男女老少的苦难无动於衷,他们只求活得有尊严。」
在她慈母般的护佑下,我们恳求她教导我们走这条为人服务的希望之路,这条路为我们开启了宣讲福音的喜悦,与耶稣基督、活着的天主子相遇。
在天主圣神的光照下,从此无论在公交车上,或是在路相遇时,两教的信友们彼此都会主动互相打招呼,不再出现以前那样的尴尬局面了。
我们的生活离不开祈祷,在祈祷中是我们与天主重新相遇,祈祷是我们的力量。一位参加祈祷活动的教友感动地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