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程结束之际,潘老师建议堂区成立读经组,由组长带领大家每天读6页,在相互鼓励、彼此激励中读完。
之后,教务长陈广前神父介绍了本学期课程的安排及所聘请的教师。鼓励师生在新学年开始要静心专一,朝向成圣目标奋力前进,相信天生我才必有用,直挂云帆济沧海,教学相长,携手共进,拼搏超越。
看到这个消息,我吃惊不小,因为差不多一个月前采访他时,这位高学历的高级白领只是客观地对我说:天主教不错,但至于课程结束后是否领洗,我不确定。短暂的时间,慕道者们在慕道班究竟经历了怎样的感动呢?
主办方安排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当代阐释》、《毛泽东诗词与湖湘文化》、《文化自信视域中核心价值观培育践行纵横谈》等相关课程,并组织宗教界人士赴毛泽东同志故居、岳麓书院、湖南博物馆、马栏山视频文创园等地开展了现场教学
当时修院在条件、师资、教材、教学管理等各方面都存在着一系列的困难:教室,是一间只有几十平方米的老房子;老师,外聘和兼任行政管理的神父共十位;课程,只能开文学和教理等几门最基本的课;教材,更是奇缺,十年浩劫
在这次培训学习中,涌现了很多感人的事迹:70岁的柯师父每天抄圣经抄到凌晨;李兰英阿姨在家坚持读2遍《格林多前书》,并把不认识的字写在纸上,带到教堂问年轻的教友,因背14封书信的名字而错过下车的站;慕道者吴爱华在抄完
堂区培训符合教会精神的志愿人员,为社会提供有益的服务。
此前,还举行了传教宣传教育培训活动,并制定了未来的传教和志愿人员派遣计划。
在过去的20多年,玛利诺会中国教会人才培训项目(ChineseSeminaryTeachers&FormatorsProject)联合当地教会,培育了一批批主教、神父、修女和教友,为中国教会牧灵福传事业的发展不断注入新力量
双边合作的例子之一是,新加坡与圣座自1998年展开第三国培训计划,携手为本区域的发展中国家提供技术援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