望地方教会的每一个教区、堂区、男女修会、大小修院、团体、家庭、个人积极行动起来,与新教宗、与普世教会、与祖国同行。
国际明爱会将于6月17日至24日举行全球行动周,为「分享旅程运动」注入新的动力。这项运动旨在鼓励地方团体促进「相遇文化」,与移民和难民同桌用餐,采取具体的关怀举措。
全球印度基督徒理事会(GCIC)主席沙恩佐治谴责「破坏基督教基金的财产」。这是位于蒂鲁普(Tirupur)区康格埃耶姆的基督徒传教工作的「耶稣安慰你信靠」基金。
我们都知道全球出版业陷入危机,一如全球经济。
基督教和天主教的神职人员同感教会团体,对气候变化和环境保护等议题缺乏关注。基督教「教会更新运动」总干事胡志伟牧师对天亚社说,本地基督徒和基督宗派的环保意识不足,对参与这类活动并不积极。
美国司法部及国土安全部与移民局一起对庇护法提出新规则,这项修订案引起众多团体的讨论。
信仰与合作组织,即透过合作促进经济和社会发展国际联盟是一个公教义工组织,1981年在法国厄玛努尔团体的推动下成立,如今在全球四个大洲服务。
但这段日子更因如潮的祈祷而显得不同:个人的祈祷、团体的祈祷、诵念玫瑰经,以及举行弥撒感恩圣祭。为教宗方济各祈祷的,不仅是天主教徒,也不仅限于基督徒。甚至来自其他宗教的信徒也为教宗祈祷。
我们应该感受到用在教会身上闪耀的基督之光照耀全体子民的急迫感和激情,使所有人都因着天主的慈祥父爱团聚在唯一人类大家庭中”。
但在人类历史上“我们从未有过如此众多的人群。被丢弃的危险甚至更常出现”。事实上,年长者往往被视为“一个负担”。在疫情的第一个阶段,正是这些年长者付出的代价最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