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esponsive image
从系统化、规范化、专业化入手 不断提高民间力量养育儿童水平
2013-10-26

国家监护是区别于个人监护、家庭监护的法律概念。因此,我们收留孤儿、弃婴都必须在法律的框架内开展,在法制的约束下实现,关于弃婴收留各方面的工作都必须依法依规进行。

评《梵蒂冈的乱世抉择(1922-1945)》一书
2009-03-17

教宗往日享有的社会影响和辉煌,因为世俗领土和权力的沦丧而风光不再,为表达其个人的抗议,教宗甚至足不出户,自禁于梵蒂冈城中。

疫情无情人有情,海内外天主教神长教友携手各界人士同心抗击疫情
2020-02-01

南京教区已募得37万多元,其中陆新平主教个人微信收到教友们捐款3万多元,这些善款陆续捐到了进德公益。

教宗方济各第56届世界和平日文告全文(2022年12月8日)
2023-01-09

3.三年后,现在正是反省、学习、成长并让我们以个人身分和团体身分有所改变的时候:这是个不可多得的时刻,让我们能预备“主的日子”。

凯撒和天主的关系
2023-10-20

我们常常只注视了个人的犯罪作恶,然而,危害最大的邪恶,却总是以团体的名义,甚至以信仰为外衣而在伤害着个人和群体。群体的作恶,远超过个人的罪过。只有善,才能使人避恶而走在善的循环向上中。

分析在西方传统中的“龙”和“凤”
2007-02-27

从词根来看,西语中的dragon(拉丁语:draco)来自希腊语的drakon,而这个单词来自derkomai“观看,注视”这个动词,因为在一些记载中这样描述了龙:它如果注视一个人,这个人就必死。

更新需要方法
2024-02-17

在正常情况下,许多堂区和个人,会在四旬期举行“避静祈祷”,帮助我们再次在主耶稣内净化自己,整理自己,矫正生活,开始新的旅程。

基督徒就是圣言
2024-01-19

当我们批评一个人说话或者做事“不像话”时,就是批评这个人的言行“不像”他自己,或者“不像”一个人应该有的样子。在我们中华文化中,一个人的言行就是这个人本身的体现。正所谓,诚于内而形于外。

教宗方济各2016年世界和平日文告:克胜冷漠与赢得和平
2016-01-02

但在我们这个时代,冷漠已不再是单纯的个人事件,而有了更广的层面,於是产生了某种「全球性的冷漠。」人类社会中的第一种冷漠是对天主冷漠,因而导致对近人及对环境的冷漠。

信仰与伦理在医疗中的角色
2014-06-10

医生们的个人信仰不同,会影响他们对治疗方案的态度吗?最近,美国的一个研究小组就信仰、道德和医疗伦理等问题,向不同科目的在职医生,进行了一次问答调查。结果显示,美国医界对于许多基本问题,有很大的分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