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约是因为耶稣爱仇的表样感动了他的心……由这段默想我们可以想到,谁到临终时能得到天主的提醒不忘悔改的启示呢?一个人平时只忙于侍奉金钱,绝不会想到天主,到临终时,会突然想起天主来吗?
至于一些自以为大公会议的伟大维护者,教宗说他们也应该意识到梵蒂冈第二届大公会议载负着整个教会训导的历史,谁愿意服从大公会议,他就必须接受教会许多世纪以来所宣认的信仰,决不可砍掉一棵树赖以生存的根。
对因地震失落亲人的灾民,教宗安慰勉励他们振作,“为生命和勇气作证,因为即使在现世短暂人生对面的那一边,爱仍然存在,因为真正的爱是天主,谁爱,他就在天主内战胜死亡,也知道不会失落他所爱的人”。
此时,他在想:这个女人是谁?慈祥的面容似曾相识。这时,女人又说话了:“起来!赶快起来!念圣母祷文!”
现在回想起来未尝不是一件好事,使我能更加深刻地领悟到人生的真谛,我也就侥幸地躲过了人生路上的许多“诱惑”,才能死心塌地投奔到耶稣的旗下当个小卒,我若不依靠天主,今生我还能依靠谁呢?
他也亲口告诉我们说:“谁愿意跟随我,该弃绝自己,背着自己的十字架来跟随我”(玛十六24)。
欢迎渴望透过“接纳不断变动的我,慢慢认识永恒不变的我”的弟兄姊妹,参加“真我与假我灵修工作坊”,一起探索“我是谁”,走上成圣的道路。
他们想知道,该怪责谁呢?比拉多(压迫者)?或加里肋亚人(制造事端者)?还是悲剧中的亡者(罪人)?毫无疑问,不论耶稣怎样回答,那些心中已有定案的人,都会视耶稣的答案为挑衅。
维你有永生的话,我们去投奔谁呢?”(若6:67-68)这是一个天真、直接而真实的答案,但并还没经历现实的考验。而在岸上那天,这份天真的爱仍然存在,这份爱比他自己的羞耻和软弱还要强烈:“主啊!
谁不曾希望过能有所不同?撒慕尔先知给未来的国王撒乌尔许诺说:“上主的神将临于你……你将成为另一个人”(撒上10:6)。耶稣预告“从上而来的能力”(路24:49),在五旬节上,他的门徒便焕然一新。